中国历史上的31个大谜团,至今无人能解...
2024-08-07 06:34:44
小时候玩的投石索竟然有这么大来头!
投石索是在投掷石头的时候增强威力和射程的工具投石索的制作十分简单,两条相同长度的皮带中间系一皮囊,囊中放置投石,并且威力不小,一般投掷出的圆石射程可以达到100-200米。
最简单的用法抓住皮带末端在头顶飞速挥舞旋转,第四五圈时当速度达到最大时,放开一条带子,皮囊中的石块就顺着切线的方向投出。
这种装备被用作武器时,作用亦不明显,除非是上百人规模的齐射。
使用的投石也经过加工,打磨光滑,盖圆的石块飞行路线更笔直稳定。
而其中有一种重投石索,它的构造原理与投石索基本相同,但是皮带用粗皮索代替皮带,使用时将石块从肩后甩出,而不是在头顶回旋加速。
这亦为罗马军的装备之一,但精度更差,射程更近,约80米之内,但是威力更强。
如果能组成几十上百人的规模军队,威力更强于弓箭。
正是因为投石索的简便易用,在兵器不断更新迭代之中,特别是弓箭的出现,虽然落寞,但是一直没有被完全的抛弃。
在西方,希腊的阿黑亚人和西班牙属地巴利阿里群岛的人非常善于使用这种武器(据说巴利阿里人在200码的距离上对人体大小的目标几乎百发百中)。
罗马军团也有专门的投石兵团。
而《圣经》中大卫王用投石索打败巨人歌利亚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而在我国明朝戚继光军队中使用的投石索叫曳石或飘石,与西方投石索不同之处在于下发增加了一根木棍增加射程与威力,在戚家军成立之初作为主要远程兵器存在,戚继光死后戚家军部分残兵因某些原因加入农民起义军也将此武器带入其中使其拥有正式大规模远程武器,因为价格低廉威力不小而被广泛使用,农民起义军对官军的作战中经常用到。
不过由于它太简便好用了,这种狩猎工具在今天还在使用。
如我国西藏和南美安第斯山麓的牧民还在使用这种原始的武器打猎。
古代三大远程兵器:投石索槽点最多网易09-07远距离武器首选──弓远距离武器首选──弓有许多不同的种类,複合弓、长弓、竹弓等等,它得普及程度有如矛之于近战。
也跟跟所有武器一样,和当地环境分不开。
缺点是弓箭手的训练其实比大部分人想得要难。
历史上,最有名且最强大的弓箭手,首选是是中世纪的英格兰长弓手。
而关于英格长弓的主要有以下优点:破坏力强英格兰长弓源于威尔斯,后来传到英格兰,弓长六英尺,使用的箭有三英尺长。
英格兰长弓所发射的弓箭能够轻易地刺穿普通步兵所穿的皮製护甲;通过用力地拉紧弓弦可以增强弓箭的杀伤力,能够刺穿重装步兵或骑兵的坚固装甲。
射程远、射速快弓箭手若是有瞄准敌人,一分钟可射出 12 支箭,若不经瞄准,一分钟则可射出 15 支箭,长弓具有很远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在中世纪的战场上,大批长弓手能够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杀伤。
他们并不会射击个别的目标物,而是向敌军所占据的区域作出严密射击。
实战状况,如果以每分钟射出 6 支弓箭来计算,三千个长弓手就能够向密集的敌军队形发射一万八千支弓箭。
这种区域攻击的效果可以让敌方人马受到很大的创伤。
在百年战争中,法兰西的重装骑士们不得不面对箭如雨下的状况,与它们呼啸而来时所发出的锐利声响。
以少击多英国地处海岛,幅员不如欧陆国家广大,人口总数较少。
再者,与进攻欧陆国家时,必须仰赖船舰的运输,通常在士兵数量上处于劣势。
但是当他们学习到如何应用大批的长弓手之后,就开始在战场上取胜。
最有名的战役是 1415 年 10 月 25 日,亚琴哥特战役(Battle of Agincourt)是英格兰长弓手以少击多的代表作。
▲英王亨利五世带领的 5,900 人(900 人为装备较好徒步参战的骑士,5,000 人为长弓手)利用地形与战略成功击败 3 万 6 人的法军(11,000 人为骑兵,18,000 为徒步参战的重装骑士,7,000 人为热那亚僱佣的十字弩射手)。
最终法军损伤超过万人,光贵族族就战死了 5,000 多人,其中包括 3 位公爵,5 位伯爵和 90 位男爵,皇室总管也在战斗中死亡,法军大元帅则被俘;而英军最只有一位约克公爵战死,其他损失不过是 10 馀名骑士和 100 馀长弓手。
但长弓手的训练时间过程,一位好的长弓手要花十年的时间培养,英国为了培养长弓手会在各地举行箭术比赛,鼓励练习用长弓。
并且每一个郡每年依法都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长弓手。
在礼拜天,除了射箭以外,其他所有运动都被禁止。
事实上,这项募兵行动通常不乏应徵者,因为当兵的薪俸会比其他工作来得高。
远距离武器之祖──投石索若以为弓是历史最悠久的的远距离武器,那你就错了。
投石索才堪称是远距离武器之祖。
圣经中牧羊少年大卫就是用投石索击倒了巨人哥利亚,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就是刻划大卫使用投石索瞄准中的动作。
▲这个是投石器的弹丸。
一般网球好手的发球能达到 150 公里 / 小时的球速,约 41 米 / 秒。
投石索靠离心力转化动能,初速至少不低于这个速度。
投石索的弹药品质也跟棒球比较相近,但密度和弹性完全不同。
你可以想像一下被一块石头以棒球速度击中的下场 ……▲投石弹药变形版▲国外网站的数据实验,第一位投掷到了 505 公尺的距离。
不过,投石索除了命中率极低外,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缺点:投石所需的作战面积实在太大了。
为什麽呢?▲弓 / 弩战阵站位▲投石兵战阵站位▲投石索投掷时,这样丢 …… 你敢站在他旁边吗?▲顺便提一句,戚继光将军也给自己的军队配备过投石兵远距离武器界的土豪──弩为什麽说弩是土豪呢?和其他投射兵器最大的区别,就是弩是由机械驱动的,除了射速较慢,精确度、射程、杀伤力完胜英格兰长弓。
17 世纪的火绳枪百米内还只能在胸甲上打个洞,同时代的钢臂弩则可以把胸甲打穿。
中国历代的远端武器中,弩都是主角,技术也一直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
在古代只能依靠手工製作的情况下,这种精细度极高的武器显然太贵了。
而且特别容易损坏,牵涉到零件更换那就得有完整的手工技术体系和售后服务,所以不是强权家基本上没办法普及。
但在容易上手,只要拉的开弦基本上没有使用问题。
▲达芬奇想像中的巨弩设计图穷人的闪电:冷兵器时代的欧洲单兵远射武器在很多人的眼里,欧洲属于远程武器的荒漠地区。
在年复一年的历史发明中,欧洲人逐渐退化成了只会正面肉搏的原始人。
然而真正的历史并不由喷子的意志为转移,欧洲人历史上的远射武器并不比其他地区弱。
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欧洲那些为人所忽视的投射武器,以及它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吧。
投石索:击倒巨人的凶手圣经中大卫就用投石索击杀了巨人歌利亚投石索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远程武器之一,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一万年。
其结构通常就是一条中部带兜的绳索,加上几块大小适中的石头。
如此简陋的武器,却能发挥出惊人的力量。
通过圆周运动蓄能,利用绳索提高初速,使得投石索发射的弹药能量远超直接投掷。
现代人做的实验中,投石索发射的石弹动能超过400焦耳,甚至能够击碎骨头和盾牌。
考古出土的石弹投石索活跃在整个古典时期的欧亚战场上。
在希腊人色诺芬的万人长征中,投石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希腊人被波斯箭雨压制得动弹不得的时候,以盛产投石手而出名的罗德岛人挺身而出。
他们发射的铅弹射程,甚至超过了使用复合弓的波斯弓箭手,使得这群希腊孤军不至于被波斯人团灭。
经此一役,罗德岛投石手和克里特弓箭手成为希腊军中远程双杰,在整个地中海算是一炮而红,打响了品牌。
罗德岛投石手是古希腊世界的王牌远射兵种除了罗德岛投石手,地中海上巴利阿里群岛,也盛产投石兵。
他们也是当时各国竞相雇佣的远程力量。
罗马历史学家如此描述他们:父母将不会给予他们的孩子哪怕是一块面包,直到孩子用投石击中这块面包为止。
第三次希墨拉战役中,迦太基军队中的一千多巴里阿里投石手发飙,用密集的石弹打退了进攻迦太基营地的叙拉古希腊人。
希腊军队的铠甲无法抵挡投石手丢出的石弹。
罗马人曾经专门招募巴里阿里人组成投石手部队在罗马和帕提亚的战争中,就连装备了复合弓的帕提亚骑射手都屡屡被投石手所压制,而顶盔戴甲的具装骑兵在钝击伤害下也苦不堪言。
正如《兵法简述》里写的:对付头戴盔胄,身披铠甲的战士,就常常用投石带或投射器投掷大石块。
这些石块比任何箭矢重得多,尽管打下来只能伤及身体的某个部分,但却可以在不见大量出血的情况下致敌于死地。
正在对抗帕提亚重骑兵的巴里阿里投石手到了中世纪,随着投石兵栖息地的环境恶化,投石索不再风光无限,成建制的投石部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其中的长杆投石索却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各类画作中。
在一些南欧的山区,投石兵依然经常出现在战场上。
罗马帝国时代 投石手的弹药变成了铅制的标准化产物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国这个似乎一直对投石索不感冒的文明,到了明代却发现了投石索的妙处。
戚继光在兵书中都不禁告诫:守城宜用!戚继光推荐的2款中世纪守城利器:人力投石机(左)和飘石(右)标枪:冲锋毁灭者古希腊标枪轻步兵标枪是另一种制作简单的远程武器,通常由阵型松散、行动迅速的轻装士兵使用。
为了增加标枪的射程和威力,希腊人使用一种叫做amentum的投枪器。
在标枪的重心上绑上一根皮带,绕几圈后拽在手里。
投掷时,皮带不仅能够使标枪旋转起来增加稳定性,还能让标枪的射程和威力大增。
古希腊传奇将领斐洛波门就曾经被一根有皮带的标枪射穿了两只大腿。
公元前5世纪希腊花瓶上的带amentum的标枪在伊比利亚半岛、希腊及小亚细亚的多山地区,标枪有时候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亚历山大手下的阿格瑞安士兵,就是这样一支特种部队。
他们在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的旅途上战功累累,尤其是在山地战方面堪称天下无敌。
在伊苏斯会战中,阿格瑞安部队与少数弓箭手在山上袭击了数倍的波斯军队,并将他们驱离,确保了马其顿右翼的安全。
亚历山大的标枪与弓箭手们 正在袭击波斯军队除了在散兵战中表现优异,标枪还对敌方的战车和战象,有着巨大的克制作用。
在亚历山大远征的高加米拉战役中,波斯车刚一接近马其顿战线,就遭到了部署在最前列的阿格瑞安部队和由其他标枪手拦截。
他们首先以齐发的排箭进行截击,然后又一齐冲上去揪住他们的缰绳把车夫拖下来,围住拉车的牲口大砍大杀。
面对迎面冲锋而来的巨兽或者战车,相对速度反而进一步增强了标枪原本的威力。
不论是在前331年的高加米拉战役,前202年的扎马战役,还是前89年的喀罗尼亚战役。
看似螳臂当车的标枪兵们,都遏制住了那些看上去不可阻挡的战车。
扎马会战中 正与迦太基战象对峙的罗马标枪手除了跑的比东方骑兵还快的轻装散兵,标枪在各国的重装步兵中也不罕见,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罗马人。
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标枪是罗马士兵最重要的装备之一。
不论是面对侵略如火的蛮族,还是面对不动如山的方阵,罗马人的重投枪pilum,一直是其取胜的法宝之一。
结构特殊的罗马重标枪不同于普通标枪,pilum在重投枪坚硬的枪尖后面,是一根熟铁制的细长枪杆。
这样的设计意在让投枪击中敌人的盾牌或者盔甲后,能够深深地扎入。
较柔软的金属杆在标枪的自重作用下弯曲,使敌人无法拔出并反掷。
同时,沉重的标枪挂在敌人的盾牌上或者身上能够起到阻碍敌军行动的作用。
2支重标枪扎入 让这名迦太基重步兵无法好好的举起盾牌当后期罗马帝国的军队变得需要持续火力输出时,一种更加便携的短标枪Plumbata成为了步兵的新宠。
它一般不超过50公分长,能够方便地隐藏在盾牌后面,中部有铅球配重,末端则安装了尾羽。
良好的配重和尾羽使其和箭一样在空中保持弹道稳定,这让Plumbata的有效射程远超一般投射武器。
兵法简述里就是这么描述的:他们的盾上都带有五颗这种马蒂奥巴布利铅球。
只要士兵们适时地投掷这些铅球,那么持盾兵 重装兵就同样能履行弓箭手的职责。
他们能够在白刃格斗之前,甚至能在标枪和箭镞飞抵之前便重创敌方的人和马。
后期罗马重步兵的各类投矛与标枪装备标枪虽然并不是一种复杂的兵器,但就因为其简单而高效,在整个冷兵器时代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甚至在欧洲进入火器时代,淘汰了大部分标枪武器后,明朝军队还在使用类似的武器。
靖难之役中,朱棣面对建文帝部队的盾牌阵,无法攻入。
于是制作六七尺长的重型标枪,让勇士投掷。
遭到标枪齐射的建文帝部队,只能丢弃盾牌败退。
明代戚继光还说过:藤牌无弃枪,如无牌同。
在与倭寇的长枪对战中,如果急切无法攻入,应当投掷标枪。
再趁对方分心时,乘隙而入。
明代兵书上的步兵格斗技巧配图这些战绩居然与一千年五百年前的罗马战法暗合。
实在不禁让人感叹,究竟是罗马人的知识水平太高,还是东亚地区的军事水平实在太简单、太幼稚。
罗马人的投射+突击打法 在明朝时都是有效的打法弓箭:屠龙宝弓,点击就送西班牙拉文特史前岩画上的反曲弓目前欧洲出土的最古老的弓已经早至8000年前。
对弓剖面的研究揭示了聪慧的制弓匠们,通过修整弓体各处的粗细扁圆,来获得更好的性能。
这些数千年前的古弓绝大部分都是单材弓,有些是紫衫木制成。
这种情况可能一直持续到公元前两千年复合弓的发明。
复合弓,在古代主要指的是由多种材料(通常是筋、角、木)共同制造而成的弓,在中国也叫角弓。
对于复合弓的发明,一种保守的推断如下:欧亚大陆中部的草原民族首先发明了复合弓。
当他们开始向四周迁徙,通过战争、统治或者贸易,他们为赫梯人、埃及人、迈锡尼人带来了先进的马拉双轮战车和第一代复合弓。
复合弓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很快被周边民族大量仿制。
如古埃及图特卡蒙墓中就有32张实物出土。
镶刻在迈锡尼青铜剑上的弓箭手形象当时间进入到公元前1000年后,以著名的斯基泰人为首,草原人民又把他们的改进型复合弓再次传播到了旧大陆各地。
西至日耳曼,东至吐鲁番,在广大的草原周边,这种被称为斯基泰弓的实物都有出土,相似的外形和工艺无不彰显着它们相同的血脉。
金制的斯基泰弓箭手形象善于学习的欧洲人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先进的武器。
就像他们的迈锡尼前辈,新一代希腊人迅速的引进了这种复合弓并将其运用到战争之中。
在一般人想象中,希腊人只有羸弱的单材短弓,然而这种刻板印象并不是事实。
在历次希波战争中,对战的双方可能使用着相同形制的复合弓。
公元前5世纪 希腊花瓶上的复合弓形象与波斯人为代表的亚洲的弓箭手不同的是,希腊人的箭头更大更重,这是为了击穿重装步兵坚固的装甲而设计的。
但重型箭头同时也带来了射程不足的问题。
克里特人在色诺芬的万人撤退行动中,由于射程不够,不得不捡用波斯人的轻箭。
结果,换装了轻型箭头的克里特人,很快就射暴了对面的波斯人。
在克里特弓箭手帮助下对抗波斯军队的希腊雇佣军类似的情况在后来拜占庭与萨珊波斯的战争中也出现过。
波斯人密集的箭雨并没有有效的伤害到使用密集阵的罗马士兵,后者射速更慢的重型箭头则效果明显。
古希腊重型箭头凭借地中海内湖及罗马公路的便利交通,罗马人成功的将复合弓推广到了帝国最偏僻的角落。
不论是在最北方的苏格兰、还是在最南方的埃及,都不乏这种利器的出土。
根据罗马兵书的描写,弓箭手经常能在600罗尺(约177米)外命中目标。
罗马使用的复合弓有更大更硬的弓稍,现代的弓箭爱好者甚至有一个专属名词称呼它:罗马式反曲弓。
罗马军队中一直不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弓射手随着时间流逝,再强大的帝国也将在尘土中腐朽。
但是复合弓并没有被人遗忘,它们依旧在欧洲各国的猎人、雇佣军,甚至是骑士老爷们手里发光发热。
但在中世纪,最著名的弓却不是已经流行长达一千多年的复合弓。
在遥远的不列颠岛,一种古老的武器正在重获生机。
英国长弓,凭借其在百年战争中卓越表现声名鹊起,一度被很多人认为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弓。
目前的研究证明,英国长弓作为一种单材弓,武器本身的性能并不能完胜处于最佳状态的复合弓。
长弓的威名,功劳大半来源于训练有素的弓手,出土的长弓手的骨骼因长期操纵强弓而脊柱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另一小半则来自于紫衫木本身的性能及优秀的环境适应能力。
但不管怎么样,即使是研究土耳其弓箭的大师也承认,长弓在发射重箭时,仍然是一股可怕的远程力量,足以匹敌复合弓的威力。
英国长弓手的装备综上所述,欧洲人并非不用复合弓,更不是长期没接触过复合弓。
实际上,欧洲人大量使用复合弓的时间并不比东亚晚,而东亚使用单材弓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在著名的新疆汉代尼雅弓出土前,中华文明出土的弓形状与一般人印象中的双曲弓大相径庭,反而更类似长弓,而且这些古弓大部分都是单材弓。
汉代之后,单材弓也在东亚军队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比如唐代的记载,长弓以桑柘,步兵用之。
角弓以筋角,骑兵用之。
弩的情况也类似。
秦弩根据残迹复原,弩弓的材料为单材木制。
以远程武器著称的宋代也有多处记载,如果环境潮湿,应当使用木弩。
环境干冷,则应当使用角弩。
左上:丹麦Holmegaard出土的弓,公元前6000年左下:战国时期的弓 右:唐代壁画上的弓弩:历史的选择上左右依次为:腹弓、连发弩炮、弩炮欧洲第一种可以归为弩的武器是前5世纪的腹弓。
它是将一张巨大的复合弓安放一条木制导轨上,通过将把手抵在腹部,推动活动木条来张弦。
这种器械作为军用单兵武器来说是过于复杂了。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欧洲人发展了巨型的弩炮,却没有将结构类似的腹弓普及开来。
现代人复原的古希腊腹弓另一个对弩感兴趣的民族是罗马人,他们成功的将弩炮小型化。
但是这种尝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因为扭力弩炮的储能结构实在是太沉重了,不适合作为单兵武器使用。
于是罗马人退而求其次,用普通的弓代替了扭力储能。
然而罗马人发现,与其装备这种高科技武器,还不如直接在帝国境内招募优秀的弓箭手进入辅助部队。
这对于罗马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于是这种真正的弩,只能在看家护院和打猎活动中,闷声大发财。
古罗马人的单兵弩炮和弩当然,一种武器的命运,不仅要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罗马帝国垮了后,原本自由散漫的日耳曼人突然发现,自己作为蛮子怎么就需要建国立业了。
看家护院自然需要有足够的远程力量。
这时候蛮子们尴尬地发现,庞大的拜占庭横亘在了他们与东方之间。
加上封建制带来的领土碎片化,让领主们没有能力像罗马人那样招募到足够的优秀弓箭手。
于是,经大家研究决定,由弩来作为主要的远射武器。
这种训练简便的武器,开始成为中世纪最常见的远程武器。
两把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复合弩欧洲人对武器性能的改进是永无止境的。
他们并不满足于简单的踏张弩和腰开弩,就从铁质踏环发展到动滑轮腰钩,从曲臂摇柄发展到滑轮组绞盘。
凭借卓越的工程力学知识,欧洲人在几百年间将弩的拉力扩大了十倍以上,让弩的威力可以跟得上铠甲的进化速度。
欧洲弩的各种张弦装置巨大的拉力对整个弩弓结构强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带来了弩的尺寸超标,一些大拉力复合弩的弩弓甚至比人的手臂还粗,传统的复合弓形制也无法在真正的超大拉力弩上继续应用了。
针对这个问题,欧洲人开始将钢铁*****。
钢铁的性能虽然不如复合材料,但却能在保持小体积的情况下提供超过一吨的拉力,同时还对潮湿气候也并不感冒。
从结构和表现两个方面来说,钢弩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弩的巅峰。
两把复合弩和一把钢弩有些人会说,欧洲弩的拉力大则大矣,拉距却远不如中国弩。
但是限制拉距的最大因素是张弦方式。
总体来说,臂张弩的拉距要胜过踏张弩,腰开弩最短,拉力则是反过来。
根据兵书里面记载的尺寸图,踏张弩、腰开弩的拉距比起相同形制的欧洲弩来说,并没有任何优势。
明代兵书关于弓弩的比较中也指出:其弩上弦只余五寸至机,箭发只有五寸之力。
5寸,相当于只有16厘米左右,又如何对欧洲弩有拉距上的明显优势呢?!明代腰开弩图 拉距其实非常短不可忽视的穷人力量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轻步兵克制的斯巴达重步兵诚然,在欧洲的战场上,很多情况下使用远程武器的并非是高高在上的贵族老爷,更大的可能是为了养家糊口的贫苦人士。
但是在大多数取得胜利的会战中,这些炮灰们都在默默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英明的指挥官决不会忽视这些衣衫褴褛的基层力量。
当不可一世的斯巴达勇士,尽情贬低手持投射武器的对手时,迎接他们的只会是屈辱的失败。
而当英军高贵的骑士老爷们甘愿为身后的长弓手充当肉盾时,一个又一个史诗胜利诞生了。
死守阵地的英格兰长弓手至于所谓的东方远射武器远胜西方,则更是种一知半解的扯谈。
纵观人类数千年的军事史,欧洲各地的远射武器都在性能与种类上不输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但欧洲历史上那些特别突出的重装肉搏部队,往往更吸引人的眼球。
很多喷子在下意识发现东方的近战水平欠缺后,就只能抱起远射武器的大腿了。
在火器控场前的冷兵器岁月,这种捕风捉影的造谣手段,的确俘获了很多不求甚解者的心灵。
明朝戚继光军队中使用的投石索叫曳石或飘石,与西方投石索不同之处在于下发增加了一根木棍增加射程与威力,在戚家军成立之初作为主要远程兵器存在,戚继光死后戚家军部分残兵因某些原因加入农民起义军也将此武器带入其中使其拥有正式大规模远程武器,因为价格低廉威力不小而被广泛使用,农民起义军对官军的作战中经常用到。
中国16世纪文献的纯引用:《练兵实记》卷一练伍法第一:牌手:每名藤牌一面,锋利长腰刀一把,椰瓢一个,拽石杆一根,好水光拳石六块。
戚继光的投石索《纪效新书》18卷本卷15布城诸器篇附图
2024-08-07 06:34:44
2024-08-07 06:32:29
2024-08-07 06:30:14
2024-08-07 06:27:59
2024-08-07 06:25:45
2024-08-06 18:46:09
2024-08-06 18:43:54
2024-08-06 18:41:39
2024-08-06 18:39:24
2024-08-06 18:37:09
2024-08-06 18:34:54
2024-08-06 18:32:39
2024-08-06 18:30:25
2024-08-06 18:28:10
2024-08-06 18:25:55
2024-08-06 04:42:03
2024-08-06 04:39:48
2024-08-06 04:37:33
2024-08-06 04:35:18
2024-08-06 04: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