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中的帝王家族:暴龙
2024-08-16 06:51:39
中国的河流为什么北方多叫河,南方多叫江?
如果稍稍细心观察一下中国地图,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北方的河流多以河为名,如黄河、陕西的渭河、山西的汾河、安徽的淮河、河北的海河等;而南方的河流多以江为名,如长江、浙江钱塘江、江西的赣江、湖南的湘江、湖北的江、福建的闽江、广东的珠江等。
可更北方的东北河流又变成了以江为名,比如黑龙江、松花江、冷江、鸭绿江、图们江。
我们在将这种河流的命名方式放到世界上来看,除了缅甸部分河流和朝鲜半岛的河流有命名为某某江的情况(例:缅甸伊洛瓦底江、朝鲜大同江、韩国汉江等),再无其他国家有江这一河流命名方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江是中国及周边少数国家独有的命名方式,并且在中国,有河流名称在地域分布上的特殊性,即北河南江。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国河流众多,名称各异,最为我们熟知的便是长江、黄河。
但中国河流的名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如今河流名称的格局。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中国的河流多用单音节词来命名。
《尔雅》载:河出昆仑墟;
《诗经·邺风·谷风》载:泾以渭浊。
其中,河指黄河,泾、渭分别指泾河、渭河;
《国语·晋语二》载:汾、河、涑、浍以为渠,汾、河、涑、浍即汾河、黄河、涑水、浍水;
《楚辞·湘君》载:另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沅、湘、江即沅江、湘江、长江。
最早记载中国河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共记录河流52条,其中有47条河流以单音节词命名。
用单音节词来命名河流名称,可能与古汉语特别是先秦时期,以单音节发音为主的语言形式有莫大关联。
汉魏晋
汉代之后,中国河流的名称开始由单音节词为主逐渐变成双音节词为主。
这一时期的河流名称,常以某水的形式出现,如我们常在这一时期历史图集上看到河水、汉水、江水,即黄河、汉江、长江。
历史地图上多以古名标注河流
《史记·河渠志》载:褒水通沔,斜水同渭,皆可以行舟槽。
《汉书·地理志》载:沂水出蓝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水。
但在以上文献中提到的、湘水、沅水、褒水、斜水、沂水、霸水,在先秦时期都只单言洛、绵、湔、湘、沅、褒、斜。
到了南北朝时期,以某水命名河流和情况已经非常普遍。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共记录河流1252条,称某水的河流有143条。
《水经注》卷三十二:洛水又南经新都县......与绵水合,水西出绵竹县,又与湔水合;卷三十八:湘水左,则沅水注之,谓之横房口。
隋唐至明清
隋唐开始,原先称某水的河流开始演变为某河、某江,到明清基本形成现在通用的河流名称。
四川的大渡河、雅砻江,汉魏时期称沫水和若水,隋唐后称大渡河与雅砻江并沿用至今。
在唐诗中也有诸多例子,诸如诗人李白所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海不复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宋史·河渠志》记载的118条河流中,称某江与某河的有94条;《明史·河渠志》记载的406条河流中,称某江与某河的有319条;《清史稿·地理志》记载的河流中,称某江与某河的河流占到总数的90%。
此外,从隋唐开始的以江、河代水的河流名称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北河南江的特殊现象。
唐代经学家孔颍达在《尚书·禹贡》中引住: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唐代历史学家颜师古在注释《汉书》时,引文注到:南方无水也,冀州凡水大小皆曰河。
正如前面说到的,河、江专指黄河与长江专属名词,为什么后来融入到其他河流的称呼中去,并逐渐形成北河南江的现象呢?
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专指黄河,就如同泾、渭、洛、淮一样,只是不同河流的一个名称。
黄河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当中,因泥沙量的增高,黄河常年呈现明显的黄色而得名。
由于黄河泥沙量的增多,使得下游河床淤积严重,成为中国历史水患最为严重的河流。
自公元602年至1938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改道26次,在华北平原形成了面积巨大的黄泛区,而黄河的每一次改道,便会侵夺其他河道,著名的夺淮入海。
每当黄河夺河改道之后,对于黄河及被夺河流的称呼便会出现问题。
比如,汉武帝元光三年(132年),黄河夺泗水河道,经泗水入淮水,经淮水入海。
原来的泗水、淮水现在变成了河水,长期在此生活的百姓,该如何称呼这条被黄河侵夺的河流呢?还是称泗水和淮水,但实际上这又是河水,最后形成泗河、淮河的说法,即泗(淮)水河道上的河水。
黄河的频繁改道,对周边的河流造成了极大影响,这一地区的河流渐渐由某水变成某河,在北方地区开始扩散。
江的出现较河要晚上许多。
河字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而江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
并且,江在古汉语中gang的发音与如今东南亚地区的krung相似,因此有学者认为,江字是源自古代南方百越、三苗的边民的语言的借入字。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江是古汉语自有词汇。
无论江之从何而来,在较长时期内,江都是专指长江的名词。
如《尚书·禹贡》载江汉朝于海;《诗经·周南·汉广》载: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秦汉南北朝时期,长江称江水间或称长江。
在三国时期,出现了长江的说法,《三国志》载:可拒操者,长江也《魏志·武帝纪》裴松之引注: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
隋唐之后,长江的名称基本确定下来,而江字开始与其他河流组合,在南方形成称河流为江局面。
如隋朝的延江水、澜沧水,唐朝称涪陵江、澜沧江。
在南方河流的名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条规律,即:南方的河流尤其是大的河流多称江,具有水流湍急、流量大、含沙量小等特点,而流量较小的河流则称为河。
鉴于以上规律,中国目前的河流中,河远多于江。
《中国河流代码》记录的河流中,以河命名的河流1648条,远远多于283条以江命名的河流。
(四)词义与构词能力对河流命名的影响
除了我们熟悉的江、河、川、水之外,在如今太湖地区还保留港、塘、泾、浜、浦、溪、荡、漾、湾、渠、潭、洋、漕、渠道、涧、口、沥、门等多种极富地方特色河流称谓。
例如:郑和下西洋的刘家港;描述新四军抗日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上海的黄浦江在清代之前称黄浦;宋金战争中黄天荡大捷。
但在河流名称的命名上,以港、塘、泾、浜、浦、溪、荡等河流称谓在词义与构词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及水、江、河方便。
再加上黄河与长江这等世界级的大江大河,对于域内河流巨大的影响力,在河流名称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江河为主的命名方式,随着汉人的迁徙影响至全国。
(五)东北河流为什么称江
东北主要河流有辽河、黑龙江(含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为何临近中原的东北,河流没有以河命名而是江呢?
隋朝东北河流明朝
辽东地区自周朝便处是中国化内之地,与中原地区交流密切,辽河同中原的河流一样,经过了辽—辽水—辽河的演变过程。
再往北的黑龙江地区,进入隋唐之后才开始被人们所认识熟悉,联系交流快速增加。
随着江、河概念的扩展,河流的命名趋势表现为:水流急、流量大、含沙量小的大河称为江,而在东北的河流符合这一特征。
到了在宋元时期形成了宋瓦江(松花江)、混同江(黑龙江)、鸭绿江的称谓。
明清时期,最终确定了如今的东北河流名称。
此外,朝鲜半岛地区因与中国古代政权联系密切,唐宋之后,海上贸易迅速发展,朝鲜地区与南方沿海地区交流更为频繁,且朝鲜半岛的气候与我国南方相似,进而在朝鲜半岛地区也形成了以江为主的河流命名方式。
2024-08-16 06:51:39
2024-08-16 06:49:24
2024-08-16 06:47:09
2024-08-16 06:44:54
2024-08-16 06:42:40
2024-08-15 18:37:18
2024-08-15 18:35:03
2024-08-15 18:32:48
2024-08-15 18:30:33
2024-08-15 18:28:18
2024-08-15 18:26:03
2024-08-15 18:23:49
2024-08-15 18:21:33
2024-08-15 18:19:18
2024-08-15 18:17:03
2024-08-15 09:39:11
2024-08-15 09:36:57
2024-08-15 09:34:42
2024-08-15 09:32:28
2024-08-15 09: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