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版轮胎品牌大全,收藏转发!
2024-11-15 08:44:08
高晓松最后一期《晓说》除了感谢之外,主要在表达什么
高晓松的《晓说》收官一期已经播出,标题是《谢谢你们》。七年了,《晓说》这一档节目结束了,无数听众,又或者说是观众,心中不知有多不舍。《晓说》这个节目有点点奇怪,说是视频节目,但是用音频听起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说白一点,其实《晓说》可能更主要还是属于一档音频节目。
可是晓松自己好像并没有多少不舍得吧,至少我从最后一期中,是没有听出他对于《晓说》有多少依依不舍,这也符合常理,就像一家小店一样,你经常去到那家小店吃饭,觉得食品很美味,可是对于大厨来说,做了这么多年,他可能对于这家小店也有不舍,可是他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或者可以这样说,顾客对于小店的依恋之情可能比大厨的依恋之情还要重一点,会在一段时间内觉得很不习惯。
今天互联网上的音频节目很多很多,可是真正能够吸引人的作品,估计会有很多听众都会觉得比较少,甚至来说,比较稀少,特别是像《晓说》这种比较被大众接受的作品,并不是很多。有些东西是这样的,比如说罗胖的《罗辑思维》,在前期其实就有点和《晓说》有点相似,到后来,罗振宇觉得一期讲四十多分钟或者更长时间,可能效果不是那么理想,于是自己做了一个得到APP,每天自己搞一个小音频,就十分钟。而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嘟嘟》,因为马先生对于文物方面特别了解,所以主要是讲历史,文物外加他自己的一些所见所闻。想找到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音频节目,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高晓松的最后一期《晓说》,采用了让听众们随机提问的方式。这种方式,在过往还真的是非常少见,开放性比较大,毕竟,如果你不找托的话,观众随机提问,你肯定没有多少时间来准备,回到问题肯定没有那么严密,第二,你没有主线索来说一件事情。其实《晓说》七年来,高晓松刚刚开始是一个人滔滔不绝,慢慢的到后面,就经常请嘉宾。这也符合常理,高晓松自己一个人说,那么什么事情都在自己可控的范围里面,哪里不知道,那就不说呗。可是一个人的缺陷,那就是你的视野有限,如果时间太久,观众会觉得你有点腻烦。于是慢慢的就经常请嘉宾,两个人,三个人来聊,有点像《铿锵三人行》,变成了一个访谈节目。
在最后一期《晓说》之前,高晓松做的节目是《三沙之行》,那时候已经过了四月,我以为那就是《晓说》的最后一期,后来高晓松还是来了一个告别仪式,发出了最后一期,那么,在这个最后一期的随机提问节目中,矮大紧先生又主要在表达什么呢?
首先肯定是感谢,感谢听众七年来的不离不弃,当然,离别之情并不是他最重要要表达的部分,他分享了择偶,科技与艺术,历史等方面的个人观点。高晓松个人的知识确实是比较渊博的,观众的各种问题,他也能够侃侃而谈,话里之外,还能聊一些自己的个人想法,七年来,他最擅长的事情,也是这方面,能够从一个知识点扯到另外一个知识点,而且还能顺利收回来,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生命观,也表达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些观点,他觉得离开《晓说》,他没有多少遗憾的事情,他觉得他肚子里能讲的东西,他基本上都讲完了。其实说是这样说,一个人脑海中的东西,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随机应变,是一种化学反应,是在讲的时候突然间根据脑海中的知识灵光一现。不过正如高晓松所说的,人出一出世就是一个欠债的过程,过去承诺的东西,未必能够兑现,这也从侧面说明,过去他说的想讲的一些东西,估计是讲不了了。
感谢高晓松,这些年来带给了我很多思考。《晓说》再见!
2024-11-15 08:44:08
2024-11-15 08:41:54
2024-11-15 08:39:39
2024-11-14 20:34:49
2024-11-14 20:32:34
2024-11-14 20:30:19
2024-11-14 20:28:04
2024-11-14 20:25:50
2024-11-14 20:23:35
2024-11-14 20:21:20
2024-11-14 20:19:05
2024-11-14 20:16:50
2024-11-14 20:14:35
2024-11-08 21:47:29
2024-11-08 21:45:15
2024-11-08 21:43:00
2024-11-08 21:40:45
2024-11-08 21:38:30
2024-11-08 21:36:16
2024-11-08 2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