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别人给自己照相是什么意思??梦见别人给自己照相很好看
2023-10-08 03:26:06
发展实业是什么意思(公司带实业是什么意思)
发展实业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就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然后通过卖粮食赚取利润。这样的模式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想要做好却非常不容易。毕竟,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如果没有粮食,那么就算是再发达的国家也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在古代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很多多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他们不求回报,只希望能够帮助国家度过难关。
中国近代史
导论
中国近代史基本过程与线索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与矛盾
学习近代史学习 ***
学习近代史意义
思考题第二个
第二章
*** 战争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外交
*** 战争的过程影响
三元里民众抗争
*** 战争期间广东人民的抗英斗争。1841年5月29日,一小股英军窜到广州城北三元里一带抢劫行凶。当地群众奋起反抗,打死敌人数名。30日,数千群众进攻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冈。恰逢大雨,英军火药失灵,数万群众将英军分割包围,杀伤敌军数十人。之后群众包围四方炮台,英军向清 *** 求援。广州知府余保纯强迫解散群众,英军得以脱险。三元里抗英,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南京条约
亦称《江宁条约》。1842年英国强迫清 *** 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战争失败后,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为: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 *** 烟价600万银元,商欠300万元,军费1200万元,共计2100万元(不包括广州“赎城费”600万元),分四年付清;中英协定关税;废除公行制度。《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等 ***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逆差与顺差
明清中国进入银本位时代198
(三)明代的货币
(1)内容。明初,纸币“大明宝钞”与铜钱并用,但由于通货膨胀等,宝钞在明中叶后逐渐废止,同时白银逐渐货币化并与铜钱成为主要货币,以钱为辅、以银为主的货币体系形成。
(2)影响。明代的白银货币化缓解了货币的不足,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海外贸易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使得明朝税收有所增加。
(四)清代的货币
(1)内容。清初沿袭明朝的货币制度,同时以银锭为主要货币。至清朝后期,银锭逐渐向银圆转化,同时出现了机器制造的铜钱,银本位的货币制度已较为成熟,但随着白银外流造成的货币紧缺, *** 又开始发行银钱纸票。
(2)影响。清代货币制度适应时代而调整,为其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便利,也为近代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验。
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白银发展为流通界正式货币并终成为国家法定货币的时期,这一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征。
(一)明代白银地位概况
(1)明初,白银并不是合法货币,明朝禁用金银交易。但不久后,在宝钞不断贬值的压力下,明朝 *** 被迫允许钱钞并用,白银取得流通货币地位。
(2)明中期,朝廷渐次颁定有关白银法偿资格的法律。
(3)明中后期之交的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白银终于发展成为货币职能完备、具有无限法偿资格的正式法定货币,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以银为主,银钱兼用”的货币流通制度和银两制度也随之诞生,白银通行于全社会,占据了货币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
(二)明代经济发展情况
(1)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商品性农业的发展。明代中后期,农业耕作技术有所进步,人民普遍将棉、丝等利润率较高的经济作物作为投资对象,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白银货币的发展。
(2)手工业技术、规模的提升和小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工序也更加细密;手工业的规模有所扩大,如冶铁业、铸造业等;小农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
(3)商业的发展和江南城镇经济的繁荣。随着农业和家庭副业的发展,财政手段的变化,明代的商业逐渐发展,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新型市镇,城市经济的发达使得货币职能逐渐由白银承担;明代的海外贸易有所发展,其丝织品、棉布等在海外市场大受欢迎,促进了大量白银资本流入中国。
[参考答案]
江南市镇在明清时期是充满活力的工商业中心,一度引领时代潮流,带动社会变革。江南市镇在明清时期开始了“早期工业化”时代,尤其是丝织业、棉织业所达到的水平,领先于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外国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一)江南市镇商品经济的发达吸引白银资本流入
(1)江南丝绸业市镇的发展。明清以来,江南部分地区农民逐渐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主要依赖丝织品生产与贸易而发展起来的城镇。江南市镇的丝绸以其工艺精良而畅销全世界,通过“丝—银”对流,大量白银货币流入中国。
(2)江南棉布业市镇的发展。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支持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棉花种植及对棉花的深加工发展迅速,为农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以松江府为代表,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棉布业的市镇,其生产的棉布,是仅次于丝绸的出口品,在西方世界风靡一时,为中国带来大量白银。
(3)江南其他手工业市镇的发展。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陶瓷业、茶业等也发展迅速并且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白银资本。
(二)白银资本的大量流入促进江南市镇发展
(1)江南市镇规模的扩大。明清时期白银资本的大量流入 *** 着更多的人民加入江南高收益的行业之中,很多商人和手工业者纷纷到江南定居,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2)江南市镇数量增加。在海外市场的开发过程中,白银大量流入, *** 着江南经济的发展,一些乡村的商品经济逐渐向市镇转型,导致市镇数量不断增加。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丝绸业、棉布业的繁荣使得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世界上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同时白银资本的大量流入又促进了江南市镇的发展。
[参考答案]
自明朝中叶起,商品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除明清之际因战乱一度受到破坏外,这一现象基本上持续到了清朝。随着农民多种经营的推广,粮食商品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江南地区的一些行业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一)明清商品经济繁荣的原因
(1)经济上。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
[参考答案]
*** 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强迫清 *** 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其中主要有: *** 战争后的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第二次 *** 战争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以及沙俄趁火打劫的《瑗珲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法战争中的《中法新约》;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和八国联军侵华后的《辛丑条约》等。
(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1)以租界制度和治外法权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侨民管理制度。
(2)以协定关税、协定内地通过税、内河航行通商制度、自由设厂制度、路矿借款等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经济特权制度。
(3)以海关行政外籍税务司制度和海关兼常关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行政特权制度。
(4)以自由传教和控制中国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文化特权制度。
(5)以对中国实行军事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驻军制度。
(6)以在中国某一区域取得独占权益和领土 *** 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和租借地制度。
(二)影响
(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 *** 。不平等条约之中关于割地和在中国租借某一地区的条款使得中国的大片领土被割占,领土 *** 受到侵犯。
(2)破坏了中国的法权。不平等条约之中的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等规定使得中国丧失了独立完整的法权。
(3)加强了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在北京设立使馆,在华驻军等制度,帝国主义的势力渗透到中国政治的方方面面,清 *** 被置于列强监督之下。
(4)加剧了中国的财政危机和社会矛盾。①不平等条约中关于赔款的规定使得清 *** 财政更加拮据。②为了偿还巨额赔款,清 *** 不得不向帝国主义借外债,以至于负债累累。③清 *** 将赔款以各种形式分派到人民身上,加剧了人民的生活困难,使得社会矛盾更严重。④条约中规定的列强直接在华投资设厂、 *** 贸易合法、关于关税的条款等都利于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加重中国的经济负担。
(5) *** 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不平等条约之中的部分规定也体现了近代政治、外交等特色,此外,不平等条约本身也 *** 了中国人的觉醒和对近代化的尝试。
43页234思考题
太平天国
名词解释 拜上帝教 影响(两面性)
亦称拜上帝教、上帝教。
清代洪秀全、冯云山创立的宗教形式的农民斗争组织。1843年洪秀全从《劝世良言》中吸取基督教教义,与冯云山等在广东花县(今广东花都区)创立拜上帝会。后冯云山在广西桂平传教,发展会员两三千人。洪秀全回花县(今广东花都区)写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提出上帝是唯一真神,人人应该敬拜,不拜邪神,不行恶事,主张天下男女尽是兄弟姊妹,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拜上帝教影响
(二)过度依赖宗教文化
太平天国政权是政教合一的,因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以独尊上帝为中心,称为拜上帝教。拜上帝教对太平天国的初期胜利起过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吸引人民参加运动,鼓舞信徒在上帝的指引佑助下奋勇与清朝斗争。但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天父皇上帝的代言人杨秀清居然被杀,人们对拜上帝教的虔诚、敬畏之心顿失,这对太平天国和拜上帝教都是沉重打击。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2《天朝田亩制度》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核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规定农村以二十五家为一“两”,由“两”管理生产和分配。
3《天朝田亩制度》力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天朝田亩制度》有利于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太平天国未实施平分土地的政策,反而执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
亚罗号事件
1,1856年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
2,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缉查走私船只,在中国商船“亚罗号”上逮捕了两名海盗和十名涉嫌水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并捏造中国兵勇扯落船上的英国国旗。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是当22日叶名琛把12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借口礼貌不周,仍然拒收。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
3“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 *** 战争的导火线。
1第二次 *** 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 ***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6日和27日,桂良、花沙纳同英、法分别签订。
2主要内容为:公使常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十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通商;外国商船可自由航行于长江各口岸;修改关税税则;向英、法分别赔款银400万两和200万两;条约批准书一年后在北京互换。
3《天津条约》破坏了中国 ***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第二次 *** 战争期间英、法、俄强迫清 ***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10月24日和25日,清 *** 同英、法分别签订。
2主要内容为: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归英属香港界内”;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堂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3《北京条约》进一步破坏了中国 ***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第二次 *** 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暴行。
2圆明园为清代皇家园林,内分圆明、长春、绮春三园,汇集了中西建筑艺术的成就,珍藏了大量艺术品和古今图书典籍,被誉为“万园之园”。
3.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6日,侵入圆明园,随后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和破坏,园内珍品被洗劫一空。为掩盖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英军统帅格兰特下令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烟云蔽日,全园被焚毁。英法联军的暴行使圆明园这座中国文化艺术宝库成为一片废墟。,
辛酉政变之后晚清政局变化ppt
晚清湘军首领、洋务派领袖。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1853年在湖南办团练,编练湘军,后发布《讨粤匪檄》,开始与太平军作战。1860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1864年攻陷天京,平定太平天国运动。1865年率军镇压捻军。此外他积极支持洋务事业,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工企业。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在查办天津教案时,受到舆论谴责,调任两江总督。1872年在南京病死。著有《曾文正公全集》。
晚清由曾国藩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53年帮办湖南团练曾国藩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扩充编练而成。1854年3月,练成水陆两军,共1.7万人。主要特点为:湘军以营为单位,以知识分子为营官;勇丁由营官亲自招募,每营只服从营官一人,全军统辖于曾国藩;对士兵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加强思想控制。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后,大部遣散回乡。湘军是镇压太平军的主要力量,其营制及将帅专兵的特点,对近代军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1晚清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61年太平军进攻上海,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李鸿章以淮南地主团练为基础编练淮军。1862年春,李鸿章仿照湘军建制,练成淮军6000余人。4月,李鸿章率淮军到达上海,他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并和英法侵略军共同镇压太平军,后成为进攻捻军的主力。
2其主要将领有张树声、刘铭传、丁汝昌、叶志超、聂士成等,都统辖于李鸿章,形成淮系军阀。中日甲午战争后其势渐衰,地位逐渐为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所代替。防军勇丁由营官亲自招募,全营服从营官,全军统辖于统帅,军饷由统帅自筹。
3清 *** 为制约防军,又训练练军。甲午战争中防军大败,后渐为新建陆军代替。1905年防军、练军改为“巡防队”。
1,1861年清 *** 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
2设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章京两级职官。内设英、法、俄、美、海防(后改日本)五股和司务厅,并附设同文馆和总税务司。总理衙门掌管一切与外国有牵涉的事务和部门,诸如外交、通商、海防、路矿、军工及派遣留学生等,实际上总揽了“洋务”事宜,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
3,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规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总理衙门的出现,标志着清 *** 开始融入国际外交体系,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
1晚清洋务派官员,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字伯琛,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
2曾助曾国藩办湘勇镇压太平军。1859年随僧格林沁办理天津海防,上疏建议在天津设局,仿造西洋战舰;推荐通悉外国语言人才,入京传习外国语言。1875年因马嘉理案,充任出使英国钦差大臣,前往英国办理交涉。次年赴英,首任驻英公使,并把沿途见闻著为《使西纪程》。1878年兼驻任法公使。
3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建铁路,开矿务,办教育。著有《郭嵩焘日记》等。
1又称洋枪队。清 *** 为镇压太平天国勾结英美侵略者而组成的反动武装。1860年太平军逼近上海,苏松太道吴煦和候补道杨坊勾结美国人华尔,招募外国人成立洋枪队。1862年3月,洋枪队改称常胜军,扩编至5000人。9月,华尔被击毙。后由英国人戈登统辖。1863年开始,配合李鸿章进攻苏南。相继攻陷常熟、太仓、昆山、苏州、常州。1864年5月,被李鸿章解散。常胜军是李鸿章在苏南镇压太平军的重要工具,对晚清军制和军事近代化有重要影响。
洋务运动大题背景内容
洋务运动时期清 *** 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19世纪70年代初,清 *** 为解决官办军用工业所需原材料、燃料和交通运输条件,同时也为了求富,亟待兴办一批近代民用企业,但财力不足。李鸿章遂拟定官督商办,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 *** 委任官员督办。这类企业享有减税、免税、贷款、专利等特权。内部实权掌握在官府委派的总办、会办、帮办、提调手中。后来多数企业改为官商合办或商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海陆军建设
(四)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衡门。1885年清 *** 设立的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中法战争后,清 *** 为统一海军指挥权,设立海军衙门,以醇亲王奕讓为总理,李鸿章为会办,实权由李鸿章掌握。此后李鸿章大力扩充海军力量,斥巨资向外国购买铁甲战舰。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共有舰船20余艘,其中包括两艘铁甲舰。淮系将领丁汝昌任海军提督。李鸿章还在旅顺修建了船坞,旅顺口与威海卫成为北洋海军的主要基地。1895年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后,海军衙门旋即裁撤。
清末洋务派创建的近代化海军舰队。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建北洋水师。1879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水师营务处,向英、德两国订购军舰。1880年在天津建立水师学堂,次年在旅顺和威海卫修筑军港。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立,丁汝昌任提督,有大小船只25艘,其中铁甲舰两艘、巡洋舰7艘。制订《北洋海军章程》,确定人员编制,规定三年会操一次。北洋水师是清 *** 实力最强的一支海军。在甲午战争中,与日本舰队激战于黄海,1895年在威海卫全军覆没。
又称南洋海军、南洋舰队。
清末洋务派创建的近代化海军舰队。1874年日军侵台,筹办海防之议兴起。1875年沈葆桢奉命筹建南洋水师,至甲午战争前,舰队初具规模。南洋水师受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管辖,共有大小舰船20余艘,其中巡洋舰5艘,无铁甲舰。船只多由江南制造局及福州船政局制造,少量购自英、德等国。总体实力仅次于北洋水师,主要负责江浙海面及长江一带海域。后广东、福建海军亦受南洋大臣管辖。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覆灭,部分船舰北调,1909年南洋水师分编入长江舰队和远洋舰队。
洋务运动期间清 *** 编练的新式陆军。咸丰年间,清 *** 为制约防军(湘、淮军)势力,开始改编绿营兵。1861年奕诉、文祥等奏请训练八旗兵丁使用洋枪洋炮。次年,在天津成立洋枪队,聘用外国教练。1866年总理衙门大臣奕诉首先在直隶辖内的绿营兵中挑选15000人,其军制饷额仿照湘、淮军制,以简器械、勤训练为原则,练成六军,故称“练军”。后各省相继仿行。练军多使用新式武器,镇驻战略要地和交通要区,清 *** 重视练军胜于防军。至1898年,各省防军、练军总计36万余人。
又称同文馆。清末创办的培养译员的新式学堂。1862年奕诉等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隶属总理衙门。同文馆是培养外国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人才的学校;在外国语言文字方面,先后分设了英、法、俄、德、日五馆;在科学技术方面,相继添设算学馆、化学馆、格致馆和医学馆。除教学外,还有翻译各国文献和科学书籍的工作,曾出版《万国公报》《政治经济学》等数十种书刊。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培养了大量翻译人才和外交人才,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代首部译成中文的西方国际法学著作。原书为美国法学家亨利·惠顿著,英文名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1836年出版。在美国驻华公使华若翰、蒲安臣的建议下,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将其译成中文,后得到总理衙门官员崇厚的支持,于1863年完成。1864年由崇实馆刊行,定中文译名为《万国公法》。该书分释义明源、论诸国自然之权、评一般往来、论交战4卷。《万国公法》首次将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思想观念以及概念术语带入中国,促进了清末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诞生。
买办
亦称康白度(葡萄牙语音译)。近代中国替外国资本家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买办”一词,初专指广东商馆为外商服务的中国采买人或管事人,由行商、通事保充。 *** 战争后,废除公行制度,外商因不谙中国语言和商业习惯,以及币制、度量衡复杂等原因,便选用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给予手续费或营业折扣。嗣后外商为了减少买办的中间佣金,采取自行直接交易的办法,原代理商人遂成为享有优厚待遇的外商雇员,称为“华经理”或“中国经理”。买办与外国侵略者有着密切联系和共同利益,是中国近代社会一种新生的反动势力。
民族资产阶级
一、民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以发展民族工商业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实业包括农、工、商业,以新式工业为中心。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帝国主义加剧对华经济侵略,反帝爱国运动高涨。一些民族资本家提出实业救国论,主张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 *** 帝国主义侵略。代表人物有张謇等,他于南通筹建大生纱厂,并形成了大生资本集团。实业救国思潮反映了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一定程度上 *** 了列强经济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著名的私营棉纺织企业。189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筹办。原定商办,因招股不足,乃商请两江总督刘坤一,将一批纺机折价作为官股,改为绅领商办。1899年正式开工。1901年创通海垦牧公司,垦荒植棉,扩大纱厂原料来源。1907年在崇明建第二厂。1915年在海门增设第三厂。后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张睿称其办厂目的:一是振兴实业,抵御外国经济侵略;二是以纱厂盈利,兴办教育事业。1935年第二纺织公司倒闭。1952年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公私合营。
近代著名实业家周学熙和张謇。自1902年起,周学熙开始主办北洋实业,创办有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华新纱厂、中国实业银行等企业,还曾两度担任民国财政总长,是北方实业、财政界的代表。张謇自1895年在南通筹建大生纱厂起,即致力于兴办实业、教育,先后创办轮船、面粉、榨油等工商企业34家,垦牧、盐垦公司16家,形成赫赫有名的大生集团,是南方实业界的翘楚。南北两大资本集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亦称荣氏企业。
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企业家族。清末民初,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首,创办了包括茂新面粉公司、福新面粉公司、申新纺织公司三大企业系统,到1920年已形成"三新"为代表的荣家工业体系。荣氏兄弟当时被称为中国的纺织、面粉“大王”。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荣家企业损失惨重。抗战结束后,各地企业恢复生产,且有新厂设立,但企业总规模都未达到抗战前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荣毅仁为代表的荣氏家族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称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近代华侨资本创办的卷烟企业。20世纪初,洋货冲击中国市场,简照南、简玉阶兄弟萌发了实业救国的思想。1905年简氏兄弟在香港创办广东南洋烟草公司。1909年改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继续营业。辛亥革命后,简氏兄弟抓住时机,推广国货,旗下产品行销华南及南洋等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公司业务得到迅速发展,总厂搬到上海。后在抗日战争期间,因日军轰炸遭到巨大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企业被纳入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民国时期全国性商会联合团体。1912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临时工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本部设于北京,上海总商会为总事务所。1914年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其宗旨为“联合国内外商人所设之商务总分会所,协谋全国商务之发达,辅助中央商政之进行"。曾先后参加民初政争、二次革命、振兴实业、改良税制、修订商法等政治、经济活动。1949年解散。全国商会联合会在 *** 外资侵略、收回利权、振兴国货等反帝爱国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
牡丹江事件
海防 塞防之争
清 *** 内部在边疆防务问题上的一场争论。19世纪60—70年代,阿古柏、沙俄侵入中国新疆;日本亦构衅于台湾地区。1874年清 *** 与日本交涉失利后,内部围绕东南“海防”和西北“塞防”问题发生争论。李鸿章等主张移塞防之饷增补海防,湖南巡抚王文韶认为应当专意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则主张"二者并重",在加强海防的同时,坚决用兵西征收复失地。1875年清 *** 同意左宗棠的意见,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
亦称云南事件、滇案。
1875年英国为侵入中国云南而制造的事件。19世纪中叶英国占领缅甸以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南边疆。1875年2月,马嘉理带领武装“探路队”由缅甸闯入云南,"不先行知会地方官,遽行入境",在腾越遭当地军民阻拦后,开枪行凶。腾越人民反击,杀死马嘉理。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利用这一事件向清 *** 提出种种无理要求,于1876年强迫清 *** 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英国得以侵入我国 *** 、云南地区,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
2023-10-08 03:26:06
2023-10-08 03:23:51
2023-10-08 03:21:36
2023-10-07 21:15:09
2023-10-07 21:12:54
2023-10-07 21:10:39
2023-10-07 21:08:24
2023-10-07 21:06:09
2023-10-07 21:03:54
2023-10-07 21:01:39
2023-10-07 20:59:24
2023-10-07 20:57:09
2023-10-07 20:54:54
2023-10-07 20:34:46
2023-10-07 20:32:41
2023-10-07 20:30:36
2023-10-07 20:28:31
2023-10-07 20:26:26
2023-10-07 20:24:21
2023-10-07 2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