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环b3各种型号区别是什么?华为手环B3运动版评测怎样?
2023-11-26 14:08:25
32岁开国少将携6万人前往苏联,晚年却想回国享福,后来怎样了?
1992年的某一天,在中俄边境某处,一个68岁的俄罗斯妇人正在诚恳地和防守边境的武警们求情:
“到了苏联我体会到了思念故土的滋味,生我养我的地方是中国,请让我们留下,我们可以帮助故乡发展。”
这个老妇人是当年“伊塔事件”中跟随大部队前往苏联的其中一员,此时此刻的她与一大群人聚集在此,是想回到中国的土地,但武警们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她的请求。
在这些请求回国的人当中,有一个人十分惹眼,从他人口中得知,他曾是开国少将,而且他坚决地表示“自己是中国人,自己要回国”,但结果却如同那老妇人得到的回答一般
后来得知,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伊塔事件”的参与者,而那位开国少将,便是当年的主要涉事人,如今想要回国是因为眼见着祖国实力逐渐强盛了,而自己又无地可去,所以才想着要回来安享晚年。
(图为网络素材)
当年的“伊塔事件”始末究竟如何?为何那位开国上将,会成为这场事件的主要涉事人呢?
时隔多年,这些人想要回到日益强盛的祖国,祖国会重新接纳他们吗?
【32岁成开国少将,7年后欲背离祖国】
想要弄清楚“伊塔事件”的始末,不得不谈起那位高呼“我是中国人,我要回祖国”的开国少将。
这个开国少将全名叫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出生于1923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哈萨克族人,而且生于新疆,留于新疆。
马尔果夫原本留在新疆工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遭受了牢狱之灾,直到1944年才得以“重见光明”。
彼时,正值新疆北部地区发起反抗暴乱,史称“三区革命”,此次暴乱的起因是出于维护祖国领土统一的目的,原本从事教育行业的马尔果夫,如今正愁没有地方为祖国出一份力,如今得知此消息,便立即动身投身于革命事业当中。
(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
1945年4月,民族军成立,“三线作战计划”也得以敲定,随后便是长时间的游击作战:民族军南越天山、攻打拜城,并且进入喀什地区,与游击队一同攻克蒲犁、叶城等地,而马尔果夫作为征战中的一员,也始终坚守在战斗前线,奋勇作战。
直到1945年9月,在民族军的坚守与攻克下,沙湾、乌苏、精河等地被全部收入囊中,而武装斗争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果实。
此次斗争的胜利,使得伊犁、塔城、阿山三个地区得到了统一,这也为后来祖国的统一事业打下了基础,而当初马尔果夫参加的民族军也摇身一变,正式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
在这次战役中功劳匪浅的马尔果夫,顺势担任了第五军的副军长兼参谋长等要职。
此后他便以一个革命战士的身份,始终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为维护祖国的统一与稳定献出心血。
(“三区革命”旧照)
直到1955年,中央考虑到其在当年在“三区革命”中的功绩,最终马尔果夫被授予少将头衔。
那时候的他年仅32岁,便获得了开国少将的军衔,而且还是少数民族的将士,年纪轻轻就获得如此成就实属难得——如果在此之后,他愿意继续为革命事业献出一份力,做出些成功、积攒些资历,那么他完全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甚至青史留名、流芳千古。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这位年轻有为的革命将士,在得以授衔的数年后,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国意愿的错误决定,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他葬送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也间接影响到了祖国的建设与发展。
1960年,授衔后的马尔果夫,勤勤恳恳地坚守着自己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的位置。
只不过,由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彼时正值苏联崛起的黄金时期,各方面都尽显其实力强悍,而中国由于正值困难时期,经济发展方面显露颓势,另外,加之当时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就导致了很多革命人士的思想开始出现动摇,而马尔果夫就是其中一员。
马尔果夫看见苏联日益强盛,而中国却处在风雨飘摇中,大家都身为凡人,怎么可能摒弃世俗之心呢?国力的差距和当下的处境,让马尔果夫生了去苏联的心思。
实际上,当时新疆北部地区并没有出现饥荒,以伊犁地区为例,即便是条件最苛刻的时候,人民吃粮食也都是30%的细粮加70%的粗粮混搭,最起码人民都能有饭吃,还没有到“没得饭吃,会饿死人”的地步。
所以,在此情况下选择背弃祖国的人,并不是真的因为生存不下去而选择离开,而是迫于生存压力,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为之。
平心而论,马尔果夫的行为本没有错,如果他当时就那样走了,那么故事也就到这里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昔日忠心爱国的开国少将,竟然伙同另一位开国少将,四处煽动群众、蛊惑人心,最终引发了“伊塔事件”。
不仅如此在此次事件,马尔果夫还带走了6万余人一起前往苏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携数万人入苏联,毛主席表示“欢送”】
原来,马尔果夫当时已经决意去苏联,但跟他同行的人还有一个维吾尔族的开国少将,名为祖农·太也夫。
祖农·太也夫也是参加过“三区革命”的民族军战士,而且还担任过军区副参谋长,后来在55年授衔少将军衔,在功绩与荣誉上可谓与马尔果夫“旗鼓相当”。
(祖农·太也夫)
马尔果夫离开前,想着一个人独行不如再拉上一个人同行,于是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了太也夫也有此打算,于是便找到对方,二人互相交换意见后一拍即合,决定离开祖国。
但在走之前,两人却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闹出了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
1962年4月,马尔果夫和太也夫二人以工作为由,挨家挨户地对当地大量居民进行“洗脑式”的煽动,意图让这些群众一同前往苏联。
在二人“天花乱坠”的描述和不客观的解释下,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祖国中国已经不可留,于是便组织聚集起来,发动了大规模的“集体逃离”,即历史上的“伊塔事件”。
当时,伊宁、塔城、阿尔泰、伊犁等地的民心都受到了波及,整整几天几夜的时间里,人山人海涌入境外,政府与军营根本无力阻止。
而在此期间,马尔果夫和太也夫便向组织表达了自己欲离开祖国的意思,并且提交了报告申请——说是提交,倒不如说是通知。
“愿意走的不要硬留。”
“愿意走,可以欢送嘛!”
这是毛主席在得知两位开国少将决定前往苏联后、得知“伊塔事件”后所说的话,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知道此事后,心中已然有所决断,所以也并没有强留,而是选择了放他们走——毕竟心都不在了,强留又有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除了当时祖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中,导致民心不稳外,其中也有各方原因的侵扰:马尔果夫和太也夫怂恿边境的军官和群众离开祖国,难保他们就没有受到他人的蛊惑与洗脑。
或许从一开始,他们生出想要离开祖国的心思,也是受人莫名蛊惑,但一码事归一码事,“伊塔事件”真切地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所以他们所犯下的错误也无法洗白。
(图为网络素材)
据统计,当时的新疆各地,塔城地区的逃离者占比最多,并且伴随人员流失的,还有几十万头牧畜。
由于用于劳作的动物被人带走了,导致当地的耕种和播种无法进行,这对于正处于困难时期的新中国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可谓是雪上加霜。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周总理和邓公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1962年6月,周总理和邓公与负责新疆生产建设工作的张仲瀚会面,对于剩下的“烂摊子”,提出“要维持治安、劝阻民众出离、建立林木场带”等一系列措施,以求让当地恢复元气。
后来,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1963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一份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命令》的文件,这份文件中针对“伊塔事件”,明确表示会严厉打击任何破坏民族团结、煽动群众的恶劣行为。
(周总理(右))
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保证了当地的长治久安,也确实为祖国后来的发展和强盛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总而言之,这次事件的发生,是多方面共同影响造就的结果,而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代表叛离了祖国,所以现在网络上不少熟悉马尔果夫的人,一听到他的名字便嗤之以鼻。
不过,让人嗤之以鼻的,并不是他做出离开祖国的决定,而是在离开祖国多年后,又想回到祖国安度余生的打算——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化,二人眼见情势不对,后来便有了回国的打算。
早年建设祖国的时候不愿坚守,甚至还给祖国惹下祸乱,现在见国家日渐强大了,就想再度回来,哪有那么容易?
那么,祖国对这些人是何态度?这两位昔日的开国少将,最终得以回国享福了吗?
【欲回国安享晚年,无国籍被拒门外】
在抵达苏联后,马尔果夫似乎很适应当地的生活:在抵达苏联后,陆续有群众来到苏联,而接待这些中国公民的人正是马尔果夫。
后来,伊犁、塔城等地的边境被封锁,马尔果夫便开始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在苏联几十年的日子,对马尔果夫而言或许是踏实的,对于那些一同离开的人或许也是如此,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世事无常,一切变化得都让人猝不及防。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在科技技术上也是屡有突破,而由于国际情势的影响,苏联的经济受到了冲击。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最终,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在苏联解体的前些年,苏联的经济已经受到了影响,所以群众的生活自然也不可能顺风顺水,而马尔果夫等人就更是如此,而在苏联解体的前三年,太也夫于阿拉木图病逝。
其实在苏联解体前几年的1988年,就已经有当年的逃离者试图回到中国,但不论他们如何要求,驻守边境的武警们都表示拒绝,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不是中国人。
确实,从离开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不再是中国人了,而且离开这么多年,他们早已经没有了中国国籍,又何谈重新回国呢?
马尔果夫也是如此,当他的同伴离世、当苏联解体,身边的一切如大厦倾倒,他开始慌了,这时候的他知道中国这些年逐渐发展了起来,于是便动了回国的心思。
同那些打着“我是中国人”的标语的人一样,他混杂在人群队伍中,宣称自己是中国人,但是却被驻守中俄边境的武警拦住:
“你们没有中国国籍,不能回国。”
一句话断了众人的心思,后来的努力也都是徒劳,毕竟没有中国国籍,名不正言不顺,怎么回得去呢?
(图为网络素材)
不知道此时的马尔果夫是否有过后悔?只不过,后悔也无济于事。
此后的马尔果夫,不知是以何种心态离开的边境警卫线,只不过在苏联解体后的第二年,他便病逝于阿拉土木。
结语:
马尔果夫年仅32岁便获开国少将之衔,按照其功绩和资历,完全有机会获得突破,只不过在莫名的怂恿下,于国家危难之际,带领数万人前往苏联,间接导致“伊塔事件”的发生。
客观评价此人,他的功劳不可否认,但他对国家的伤害也不容忽视,损害了国家的实质利益与发展,即便昔日有功也被罪孽给抵消了。
当时的他怀揣着私心决意离开祖国,并且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这种行为实质上也是一种辜负与背弃,所以晚年无法回国安度晚年,不能落叶归根,归根结底原因也在于自己。
或许在他离世之前,他也曾反思过,自己当初选择离开祖国的决定是否正确?只不过,答案都已经随历史的河流消逝,悔恨与否,或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才清楚吧。
参考资料:
期刊《党史文苑》:1962年新疆边民外逃事件
期刊《南风窗》:“伊塔事件”,逃亡者归来
2023-11-26 14:08:25
2023-11-26 14:06:20
2023-11-26 14:04:15
2023-11-26 14:02:10
2023-11-26 14:00:05
2023-11-26 13:58:00
2023-11-26 13:55:55
2023-11-26 13:53:51
2023-11-26 13:51:45
2023-11-26 13:49:40
2023-11-26 08:54:16
2023-11-26 08:52:12
2023-11-26 08:50:07
2023-11-26 08:48:02
2023-11-26 08:45:57
2023-11-26 08:43:52
2023-11-26 08:41:47
2023-11-26 08:39:42
2023-11-26 08:37:37
2023-11-26 08: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