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里邓小琪的扮演者原来已经22岁,剧中高傲,戏外也很牛
2024-12-11 11:09:00
《论语》第六篇雍也(122):为官做人处事的标准“居敬行简”
【原文】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翻译】
【杨伯峻】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李泽厚】冉雍问子桑伯子这人如何?孔子说:“可以,他简要。”冉雍说:“内心严肃,办事简要,这样来治理人民,是可以的。内心随便,办事简单,这不太简单了么?”孔子说:“你的话很对。”
【钱 穆】仲弓问道:“子桑伯子如何呢?”先生说:“可呀!他能简。”仲弓说:“若居心敬而行事简,由那样的人来临居民上,岂不好吗!若居心简而行事简,不就太简了吗?”先生说:“雍说得对。”
【夜辰心得】
仲弓,就是上面说的冉雍。他问老师:“子桑伯子这人如何?孔夫子的评价,“可也简”,可,是还可以,中肯评价;后面一个字,点评其“简”。古人惜字如金,一个简字,却意蕴深远。翻译成白话文,再加一个字,比如说简单、简约、简朴、简洁、简要,都不太传神,一下降低了层次。
子桑伯子,道家隐者,史书上记载得不多。西汉刘向《说苑·修文》里讲到了孔子见子桑伯子的故事。孔子前去拜见,子桑伯子不戴帽子、露着胳膊就接见他。完事后,孔子的弟子问,为什么见这么无礼的人,孔子说“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意思是他内在很美、外在不懂礼,我想要说服他守礼。子桑伯子的弟子也问,为什么见这么无礼的人,子桑伯子说“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
意思是说服孔子别搞那么多繁文缛节。这故事有趣的很,儒道各执一端。
想来冉雍看到这一幕,就问起子桑伯子,而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内心有敬,行事简约,这样治理百姓,是可以的。
说起来,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一路直奔复杂,什么事都越搞越复杂,法律、看病、公文、办事等等,复杂到人们不知所措,法律条文看不懂,医院看病越分越细,办事程序一环扣一环。当年光绪皇帝在《变法上谕》中说:“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太多,豪杰之士太少。文法者,庸人借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利之符。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国家者在一例字。”所以,居敬行简,实为治理之要诀。
接着,冉雍又说,“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内心简慢,本无敬畏之心,行事再简单,那岂不是太简单了。
居敬行简的人,心意纯正,简单的行为里有诚敬支撑,显得纯净简约,有行云流水的自然之美。居简行简的人,心无诚敬,行事上再缺乏礼仪约束,就容易出格,惹出乱子。
反省自己,有时还真是居简行简,内心没有诚敬,嘴上还喊着追求真实本性、率真而为、简约行事,实则是为简单行事、不讲礼节找个借口。人的内心,越往深里看,越是藏污纳垢。
2024-12-11 11:09:00
2024-12-11 11:06:45
2024-12-11 11:04:30
2024-12-11 11:02:15
2024-11-28 22:39:37
2024-11-28 22:37:24
2024-11-28 22:35:11
2024-11-28 22:32:58
2024-11-28 22:30:46
2024-11-28 22:28:33
2024-11-28 22:26:20
2024-11-28 22:24:07
2024-11-28 22:21:54
2024-11-28 22:19:42
2024-11-28 22:17:29
2024-11-28 22:15:16
2024-11-28 22:13:03
2024-11-28 22:10:51
2024-11-28 22:08:38
2024-11-28 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