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最经典的5套军装,图3是几代人的永恒记忆
2024-12-30 16:18:24
旧影寻踪-日本桥
原日本桥旧影。
1896年7月21日,当时的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8年8月29日,根据《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清朝政府和日本签订了《天津日本租界协议书及附属议定书》,划定了日本租界。1903年日租界正式成立时,又进行了扩展,面积达到了2150亩。东临海河,东南沿秋山道(如今的锦州道)与法租界相连,南抵墙子河(现南京路),西至南门外大街,北起东南角闸口沿旭街(今和平路)两侧到福岛街(现多伦道)折向西。1939年,日本侵略者出于战争需要和运输物资的便利考虑,在在海河上建造了一座木桥,取名“日本桥"。日本桥西接原日租界的桥立街(今福安大街),东连原意租界雅斯德道(今河北区胜利路)。
北安桥现状。
1945年抗战胜利后,日本桥被拆除重建(水泥灌注桩木桥),因与胜利路连接,被命名为”胜利桥“。1973年,该桥改建为三跨钢筋水泥桥,桥梁连通着和平区的福安大街与河北区的北安道,故取名为“北安桥”。2004年,北安桥迎来最大一次提升改造,按照海河综合开发改造规划和通航要求,北安桥需要抬升1.5米,并在两侧各新建一座9米宽的新桥,其中6米用于非机动车行驶,3米为人行道。该桥在建筑装饰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海河两岸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借鉴法国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的一些特点,最终确定为西洋古典式的建筑风格。在桥头建有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座雕像,青铜压纹的“盘龙”桥墩雕像以及桥栏柱基上舞姿各异的四尊“乐女”雕像。其中, 4个铜制的“乐女”分别高2.8米左右,手中分别抱着阮、排箫、琵琶、笙4种不同的乐器,突出了中国古典韵味。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路面为花岗岩铺装,宝瓶式石材栏杆。改建后的北安桥与海河上其他形态各异的桥梁一起,构成了海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的北安桥。
2024-12-30 16:18:24
2024-12-30 16:16:09
2024-12-30 16:13:54
2024-12-30 16:11:39
2024-12-27 15:47:17
2024-12-27 15:45:02
2024-12-27 15:42:47
2024-12-27 15:40:32
2024-12-27 15:38:16
2024-12-27 15:36:01
2024-12-27 15:33:46
2024-12-27 15:31:29
2024-12-27 15:29:14
2024-12-27 15:26:58
2024-12-27 15:24:43
2024-12-27 15:22:28
2024-12-27 15:20:13
2024-12-27 15:17:58
2024-12-27 15:15:43
2024-12-27 15: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