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富豪李颖,马云为请她三顾茅庐,择偶标准:不能打扰我工作
2025-01-04 12:05:20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5):小四蜕变之谜
剧中一共演绎了四个孩子的成长:爱逃跑的小癞子、坚硬的小石头、脆而细腻的小豆子以及第四个出场的:小四。
小四儿第一次正式出场是在关师傅的灵堂上,小楼和蝶衣送走其他弟子,看到小四儿一个人跪在灵堂前:
短短几句话让人了解到三个信息:
1、无家可归,是蝶衣捡回来的那个孩子;
2、想成角儿;
3、认同“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的道理。
现在的小四像极了当初因逃跑被师傅教训后幡然醒悟的蝶衣,蝶衣此时此刻内心产生了共鸣,决定收养他并收他为徒,要将他打造成一个京剧名角儿。
蝶衣此刻的心情和每一位父母的心情一样,要将这个孩子带上正路,避免走弯路,尽可能免受各种磨难,弥补自己的遗憾!
然而蝶衣和小四却上演了一个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很多人都不喜欢小四,认为他忘恩负义,是一个龌龊小人。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让原本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京剧名角儿的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在这里引用张丰毅在《人民的名义》里的话:喜欢不喜欢不是标准,说事。
在“审判”小四儿之前,先看下他的自辩:
他的证词是否合理呢?看下他的人生大事脉络表:
1、1932年,蝶衣把小四带回戏院;
2、1945年,抗战胜利,蝶衣把小四带回家;
3、戏院里蝶衣和国民党军队发生矛盾,菊仙对他说:“四儿,你下去跟经理说:别闹出事儿来”;
4、蝶衣第二次给小楼送剑:“四儿”,“段师傅收下了”;
5、1949年解放北平庆典,那坤:“四儿,要什么给人家什么,可千万别动手”;小四儿看到了新社会;
6、蝶衣戒毒,“四儿,快去叫段老板去”;小四儿看到了大戏霸袁世卿的陨落,之后欣喜若狂走了“近道”;蝶衣戒毒期间小四儿没有管,回答说“开会去了”遭菊仙掌掴;
7、1956年,戏院里讨论京剧,小四儿公开顶撞蝶衣后收拾行囊离开;
8、小四儿抢了蝶衣的虞姬角色;
9、1966年,文革期间批斗段小楼和程蝶衣;
10、作茧自缚、悲剧收场。
(注:那坤说把戏院交给国家应该是指1956年中国完成公私合营,之后蝶衣说二十二年没在一起唱戏,预估是1978年,二十二年前正是1956年)
小结
1、蝶衣帮助过小四儿两次,先把他抱回戏院后带他回家收他为徒,对他有恩;
2、但是蝶衣从1945年把小四儿带回来,到1956年师徒二人分道扬镳,长达11年里,从未演过蝶衣教小四戏,反倒是一次又一次的使唤小四儿,并且是因为个人事情,和京剧毫无关联。
3、这十一年里蝶衣一直为小楼的事黯然伤神,有四年时间都在抽大烟,蝶衣恐怕并没有抽出多少时间教小四儿唱戏。以至于小四儿最后对蝶衣说的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依据。
蝶衣对小四有恩不假,但却没有给他想要的:成角。
小四儿刚拜师时心中会有一丝窃喜:拜了一位名师,将来成角有望!可当他近距离接触蝶衣,了解到他的私生活时,又让他大失所望!
他在旧社会长大,刚开始时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师傅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后来时代变迁为他带来了新社会理念!
当他在解放北平庆典上听到:“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时”,他的心正在蠢蠢欲动,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随后,在一片声讨中,一代戏霸袁世卿的戏剧时代落幕了!他此时此刻心中想的是:这的确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连袁世卿这样的戏霸都能垮台,更何况程蝶衣。
便积极加入这个大家庭,回去的时候走了一条“近道”,这条近道是当初小癞子带着小豆子一起走的!
这条“近道”在剧中一共出现过四次:
1、小癞子带小豆子一起走过一次;
2、段小楼、程蝶衣成名后一起做黄包车走过一次;
3、小四看到袁世卿被枪毙后走了一次;
4、段小楼和程蝶衣被批斗时走了一次。
毋庸置疑,小四儿这次走“近道”和当初小癞子带小豆子一起走如出一辙!
彻底偏离了: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的道路!
小四在刚出生时就被丢弃,后被人收纳在戏班长大,自认为出身贫寒所以父母才将他丢弃,他对劳动人民有天然的亲切感。
罚跪犯法、去妓院可耻、旧社会说信新社会说不信……这些都是他接受新社会理念的体现。
两人若离若即,终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1、小四:开会去了!菊仙:开会去了?菊仙抽了小四一嘴巴;
解析:蝶衣戒毒期间需要用人,小四将开会看得比照顾蝶衣更重要。
2、小四:怎么现代戏就不是京戏了?
程蝶衣:京戏是什么?就是八个字:“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得好看,美!比方说——
小四:师傅,我没听明白。
程蝶衣:等你流上三船五车的汗,就明白了。
小四:我还是不明白。
段小楼:四!小四: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古时候的英雄美人上了台,就是京戏,现在劳动人民上了台就不是京戏了?
程蝶衣:你这,说的是两码事,放肆!
女同志:你什么态度。
解析:戏院谈论京剧时:蝶衣支持传统京剧,小四支持现代京剧,小四开始时态度并不坚决,但他的身边有推手。
3、程蝶衣:功也不练,嗓也不吊,耍贫顶嘴你倒学成了。唱戏的不靠这个,凭的是功夫,本事,玩艺儿!没你的近道儿可走。
小四:罚我跪,你犯法!
程蝶衣:不罚?不罚你永远是下三滥。还想成角儿?做梦!
小四:没错,你领我来,哪儿是想让我成角儿?你是想找个小力本儿,小催帮儿,小跟包,小腿子,小龙套!
程蝶衣:你放肆!你大胆!我叫你胡说八道,胡说八道!还不给我跪下!
小四:师傅,永远没那日子啦!
程蝶衣:四儿!
程蝶衣:滚吧!一辈子跑你的龙套去吧!
小四:程老板,您这话要搁在旧社会说,我信!在新社会说,我不信!我要是再跑龙套,对不起您的栽培!
解析:小四不认同程蝶衣的教学理念,并且自认为自己在旧社会无法成角,但是在新社会可以。
4、小四:段同志,而今台下坐的可都是劳动人民,唱不唱,您自己掂量着。
解析:从唯唯诺诺到有恃无恐。
5、小四:旧社会你去过妓院吗?
段小楼:去过。
小四:不觉得可耻吗?
段小楼:我觉得可耻。
小四:你娶菊仙的时候,她是什么身份?
段小楼:妓女。
小四:好,你要好好揭发程蝶衣,当然,你也可以不揭发。袁世卿的下场你是亲眼看见的。你自己决定吧!
解析:他不单对蝶衣有意见,还包含:段小楼、菊仙、那坤。
小结
从上述案例看:小四和蝶衣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新社会理念和旧社会理念以及他和蝶衣个人理念上的差异,与此同时他对段小楼、菊仙都带有一定的不满。
蝶衣虽然是一个伟大的京剧艺术家,但从旧社会长大,身上难免有一些旧社会的缩影:窑子出身、抽大烟、汉奸罪,世上的戏唱到哪一出也不了解,教育方式依然是:拼命练习、罚跪……
小楼生性带有一些痞气,后找了妓院的头牌:菊仙……
蝶衣当时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恐怕只有袁四爷这种水平的人才可以真正欣赏!以小四儿当时的功底看,他只能看出好,而无法看出其精髓。
当一个人无法完全欣赏另一个人的时候:自然会对另一个人产生错误的判断!
他对蝶衣的理解太浅了!只看到人前显贵的一面,没看到人后受罪的另一面!
所以才产生了后面的一系列错误判断!他误以为:蝶衣能成角是靠大戏霸袁世卿捧起来的,而并非他个人能力。
至于:流上三船五车的汗,那是旧社会的做法,在新社会不需要这样埋头苦练。
一句:“永没那日子了”,彻底割裂了小四心中:旧社会和新社会的纽带,他将旧社会的一切全盘否定,新社会的一切全盘吸收!
之后他成了“新社会”的一份子,对于:程蝶衣、段小楼、菊仙、那坤、戏班成员疯狂反击,他将这些人看成是旧社会的代表,终于:一次次的攻击将这些人全都击倒了……
早前他支持现代京剧,而最终他身上穿着传统京剧的行头,戴着袁世卿送给蝶衣的钿头,表明:在他内心深处还是倾向于传统京剧,认为传统京剧更具美感。
唱着:“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当时屋内已经走进很多人,小四依然十分陶醉,并未注意到身后的红卫兵。说明他在唱戏时非常投入!他现在意识到蝶衣是对的,然而传统京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看成是四旧,已无生存空间。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他在隐喻自己愿意为传统京剧一同殉葬!
“怕我知道了是谁,犯狂,不用功!”
关师傅阅人无数,一语成谶!当时即看出小四身上的不安因素,知道他是一个比小癞子精明、比小石头圆滑的人。
关师傅虽然在京剧上的艺术成就不如蝶衣,但在教育方面要胜过蝶衣,他在小癞子、小豆子逃跑后即讲了《霸王别姬》中唱戏和做人的道理,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平时教育时也体现出他的老成持重。
蝶衣虽然是一位京剧大师,但却未必是一位好师傅!小四懂得尊师重道,而蝶衣未必懂得为人师表,这里仅指早段时间。
同时小四对“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的道理理解太浅,他浅显的将蝶衣看成是自己的对立面、社会的对立面。他想绕过蝶衣这个障碍!没有蝶衣他就可以成角了!
他自身意志不坚定,受时代裹挟、随波逐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剧中只有两个人没有受时代裹挟:蝶衣、菊仙,他们后续受到了时代波及却没有受时代裹挟,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窑子出身,小四不以为然的窑子出身!
小四误以为旧社会什么都是错的,新社会什么都是好的,客观一点讲:社会形势的转变更多集中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思想文化的转变,对京剧本身的影响有限。
时代变了、思想变了、形势变了,但感情没有变,蝶衣两次救命之恩他视而不见,为了一些新的思想理念抛弃了自己的师傅,在当时一个大时代浪潮下,他这种行为会被看成大公无私、大义灭亲,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回过头来再看时,他对他的师傅太残忍了!
这和《大宅门》中李天意如出一辙,同样是被收养,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接受了新社会的思想,认为企业家=资本家=剥削=可耻,最后放弃荣华富贵和他的养母分道扬镳!
《大宅门》编剧兼导演:郭宝昌是剧中李天意的原型,多年以后郭宝昌在回忆这段事情的时候依然饱含热泪:当时自己太年轻,被时代浪潮裹挟,将亘古不变的恩情抛之脑后,和养育自己多年的养母分道扬镳,最后也没有见到养母最后一面,让养母饱含人生遗憾离世。
小四在多年以后,回首往事的时候,我相信他会明白整体事件的脉络,他并不是一个是非不分的人,自己的师傅程蝶衣虽然有一些问题,但依然是一位梨园大师,同时两次救自己于危难,他自己内心也会饱受煎熬,而当他想要向他的师傅道歉的时候,蝶衣已化茧成蝶、离他而去,只剩他一人后悔不迭……
相关链接: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1):爱逃跑的小癞子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2):真假霸王段小楼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3):蝶衣难懂之谜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4):蝶衣成长之谜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6):程蝶衣VS林黛玉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7):程蝶衣VS晴雯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8):程蝶衣VS韦小宝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9):程蝶衣VS梅兰芳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10):后记
2025-01-04 12:05:20
2025-01-04 12:03:05
2025-01-02 15:06:46
2025-01-02 15:04:31
2025-01-02 15:02:15
2025-01-02 15:00:00
2025-01-02 14:57:45
2025-01-02 14:55:30
2025-01-02 14:53:15
2025-01-02 14:50:59
2025-01-02 14:48:44
2025-01-02 14:46:29
2025-01-02 14:44:14
2025-01-02 14:41:58
2025-01-02 14:39:43
2025-01-02 14:37:28
2025-01-02 14:35:12
2025-01-02 14:32:55
2025-01-02 14:30:40
2025-01-02 14: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