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最终会被黑洞吞噬掉吗?人类终将何去何从?
2025-02-18 06:45:47
中国空军歼八战斗机发展之一-歼八原型机
歼-8是国产战斗机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重要型号,在其之前的歼-7,是一款彻头彻尾的仿苏联米格-21型号,而在其之后的歼-10,则是一款由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战斗机。只有歼-8是一款在仿制基础上,融入一定自主研发因素演变而来的过渡型号。但由于其先天设计的不足,加上国内诸多关键子系统性能长期不成熟,使得歼-8在服役中的表现并不是特别出色,为这款本应该在关键时刻挑起大梁的重要型号,抹上了一丝悲剧的色彩。
1964年10月,黄志千总师会同其他领导,提出了根据mig21战斗机为基础,研制一款2.2倍音速的高速截击机。
高空高速一度是世界各国追求的重要指标。中国也曾出现过指标过高,技术没有继承性的东风107和东风113。歼8就是在,东风113这个用有很浓重“大跃进色彩”的机型被取消之后上马的。
东风113
相比没有技术继承性的东风113,歼 8可以继承相当一部分米格21的技术,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
1965年5月17日,罗瑞卿批准新机任务,并命名为歼8,但,遗憾的是5月20日,总师黄志千在考察途中遭遇空难,被军委追认为烈士,享年51岁。
这也是后来极少提及歼8基本型设计总师的原因之一。
这之后,由叶正大领导技术工作,组建了王南寿为负责人总师办公室。研制任务继续进行,在1968年7月两架原型机下线,1969年7月5日,由试飞员尹玉焕驾驶首飞成功。
但是歼8的研制并不顺利,试飞整整持续了十年,1979年12月才完成了定型工作。
这种窘境,是中国航空工业经常出现的问题,除文革干扰之外原因主要是:1.缺少相应的技术储备,导致很多关键子系统需要飞机来等,比如歼8原本配备的204型雷达,因为雷达系统和交流电供电系统研制滞后,只能先使用226雷达测距仪,进行白天作战。这一批飞机也被称为歼8白2.缺少经费,验证机数量不足,歼8原型机只有两架,其中一架应该用于静力试验破坏。因此只剩下一架原型机用于试飞。
2025-02-18 06:45:47
2025-02-18 06:43:32
2025-02-18 06:41:17
2025-02-18 06:39:01
2025-02-18 06:36:46
2025-02-18 06:34:30
2025-02-18 06:32:14
2025-02-18 06:29:58
2025-02-17 08:01:47
2025-02-17 07:59:32
2025-02-17 07:57:17
2025-02-17 07:55:02
2025-02-17 07:52:47
2025-02-17 07:50:31
2025-02-17 07:48:16
2025-02-17 07:46:00
2025-02-17 07:43:45
2025-02-17 07:41:29
2025-02-17 07:39:14
2025-02-17 07: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