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为什么弑母?北大学子杀害母亲作案动机
2024-11-06 06:49:12
16岁出版专著,18岁轻生,天才少年高考前跳楼:已完成一生的成就
烦请所有得知我去世消息的人,如果你们觉得不能理解我,请赐予我基本的尊重,不要拿我借题发挥,像对江绪林一样,那种行为挺卑劣、愚昧的。我实在不想虚伪地以令人作呕的谦虚把自己“留与后人评说”——以我自己的解释为准就好了。
2016年2月23日,年仅18岁的林嘉文跳楼自尽,只留下了一份3000多字的遗嘱,但也就是这一份遗嘱,造成了他遗嘱之内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被冠以天才之名的他,或许并不想要这等“殊荣”
1998年,林嘉文在陕西西安市来到了这个世界,他的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父亲在法学院工作,外公外婆也都是理科教师,可以说林嘉文是正统的“书香门第”。
年幼时期的林嘉文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孩子,喜欢各种新鲜的事物,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的父亲曾经说过,当时的他还会对路边的花草和动物认真的打招呼,可爱至极。
林嘉文
上了小学,老师倡导学生们多读书,林嘉文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在众多的书籍里,他对历史类别的书情有独钟。一开始,林嘉文只是喜欢历史类别的儿童读物,但慢慢的,这些儿童读物再也无法满足林嘉文,于是他将目光盯上了如《史记》、《春秋》等正统历史文献。
父母看到孩子如此好学,自然也是欣喜万分,不仅给林嘉文购买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还会陪伴着他一起,帮助他解读书籍内较为生涩的语句。在父母的悉心指导下,林嘉文对历史逐渐沉迷,与同龄人比起来,更像一个活生生的小“史学家”。
小学时,林嘉文就已经将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读了个遍,对中国历史的大概也是了然于心。上了初中,他对西夏史和宋史更加痴迷,并且在心里已经为自己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西夏史和宋史研究。
初中三年,在同学的印象中,林嘉文比历史老师的历史知识还要渊博,很多同学在历史学科上不理解的地方,都会主动去找他来解答,久而久之,林嘉文也被同学们戏称为“林老师”。
林嘉文
在初中,林嘉文借助寒暑假的时间,撰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当道家统治中国》,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写法,描述了文景之治:汉代时期,文景二帝运用道家“黄老之术”治国,促使汉帝国迅速崛起的故事。
看到林嘉文洋洋洒洒30万字的书,林嘉文的老师十分惊诧,当即表示会帮助林嘉文进行出版,林嘉文对此不以为然,反而一再强调自己不希望出名,也不希望出版社公布自己的真实信息。想到林嘉文还在上学,确实不适合出名,老师就尊重了林嘉文的意见,并没有让出版社公布作者的真实信息。
新书发布后,事情果真如李嘉文所料,5万册的销量虽然不大,但对一个新书而言也算是非常成功了,当然,这本书也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各种评论蜂拥而来,都是对书的评价和探讨。
林嘉文著作
原本,林嘉文认为一本书并不会对生活和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影响,自己还是我行我素的该如何如何,学校看到他这方面的天赋,在很多方面也都给林嘉文开绿灯。
可直到,第二本书的发布,一切都变了。
一举成名后,他选择了与世长辞
2015年底,林嘉文再次出版了《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一书,林嘉文所在的西安中学实在抵御不住出版社的强烈要求,在学校里举办了这本书的出版座谈会,并邀请了为这本书作序的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
在这场座谈会中,林嘉文的身份也被曝光,一时间,整个社会都震惊了,所有人都惊诧于一个17岁的学生竟然有如此天赋,两本史学专著文章厚重,并且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林嘉文著作
座谈会的曝光迅速将林嘉文的热度捧到了最高点,全国大大小小的媒体纷纷前来采访,学校也是全力扶持,并且专门为林嘉文打造出了天才的人设,利用他为学校做了一次成功的营销,媒体们也借助他的报道大卖特卖。
林嘉文瞬间成为了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焦点,不管到哪里都会被关注,似乎从此刻开始,林嘉文的未来就会平步青云,成为一个史学大家,林嘉文也自己说过,希望自己能够考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要是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央欧亚研究系深造的话也是非常期待。
关于林嘉文的这一切,人们都认为十分平常,包括他的父母。他们认为,似林嘉文这样的天才就该这样。直到2016年2月24日,林嘉文与世长辞之后,人们才反应过来事情的不对。
林嘉文
林嘉文的轻生,让林家上下都蒙上了一层悲伤的阴影,父母在他的卧室里找到了一封三千字的遗书,这封遗书,也道出了他选择长辞人世的原因。
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得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太没意思了。更何况我精神上的生活在别处。活着太苍白了,活着的言行让人感到厌烦,包括我自己的言行,我不屑活着。
3000字的遗嘱让他的家人和父母泣不成声,他们其实早早就发现了林嘉文的不对,只是没有想到林嘉文竟然会如此偏激。林家人为林嘉文请了心理咨询师,还有两次心理咨询林嘉文还没来得及去。
图片源于网络
在遗嘱中,林嘉文表示自己已经把自己未来的道路和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完全看透了,就连他最爱的历史学的学术环境也看得异常透彻,而对这些他都表示出了深深的绝望。
在遗嘱中,林嘉文还透露出了对除了刘雅雯之外的所有人施舍般的怜悯,他可怜那些人看不透,可怜那些人在生活的泥潭中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他对自己的父母也是如此。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对自己的历史老师刘雅雯精神上的信任。
林嘉文将自己所有著述的著作权都转赠给了刘雅雯,因为他相信刘雅雯能确保不让他的任何著述在他去世后被出版、再版。他还将自己的藏书,一些有关于西夏学、黑水城研究等有关的历史书籍和古籍转赠给了刘雅雯。
刘雅雯是林嘉文的历史老师,她十分支持林嘉文在历史上的追求,也帮助林嘉文了许多,两人经常互相探讨关于西夏和汉朝的历史问题,相处的非常愉快。但即使如此,对待刘雅雯的感情,也没能“绊住”林嘉文想要轻生的念头。
林嘉文
在遗嘱中,他还专门嘱咐了父亲要知足,要珍惜自己的母亲,要改掉大家长制的脾气,要让他注意饮食,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重新出去工作,以便父亲离开了之后,自己也能够维持生活。
一个志在过小日子的人,精神也会变得很脆弱,要学会找些东西依靠。金钱是可以依靠的,另外还有事业也可以支撑人生。
这些嘱咐和期望,让人不得不去联想,林嘉文的原生家庭是否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幸福,家庭对林嘉文而言,是否也存在着一些难言之隐。
林嘉文其实也明白自己为何如此,他的心理洁癖是对社会、对世界的。由于潜心在学术中,他已经走上了一种极端,只有理想的乌托邦才能承担起他的步伐,但不存在的乌托邦什么都承担不了,发现了这个事实的林嘉文已经无法再回头,现实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痛苦。
林嘉文
在各方面的鉴定过后,官方声明称林嘉文是由于抑郁症轻生,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个解释,因为在他们看来,林嘉文一直是热情开朗的,怎么可能会有抑郁症呢?但其实,他们只是被表象所迷惑,他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印象中,他们想象中,那个高高在上、光芒四射的林嘉文罢了。
资本的介入,玷污了他最后的净土
根据林嘉文的平生和他的遗嘱,很难不去联想到,他的轻生是否和过多的宣传、资本们肆意地支配有关系。
第二本书出版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发掘他身上的商业价值,很少有人去关注他的意愿,学校的利用,媒体的宣传,身边的一切都在时刻告知他,你所坚持的东西,对于众人而言只不过是一沓沓厚厚的钞票罢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林嘉文对历史的研究也在他的遗嘱中,变成了无用,哪怕有李裕民教授的指导和提携。他只是一个18岁的孩子,他对社会上的一切几乎都是未知的,他所知道的,只有他热爱的历史。
李裕民教授
而社会对他做了什么?媒体把他捧上神坛,学校用他宣扬自家教学质量,父母对他如何我们不清楚,不过大抵也能猜想到,无非是认为孩子有了出息,将来能赚大钱。没有人去考虑他的意愿,因为在我们普遍的理性看来,谁会拒绝“成神”呢?
瞬间的爆火成名并没有给林嘉文带来什么好处,反而让他过早地认识到了社会的另一面,这对他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况且,当时的他即将迎来生命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高考。
林嘉文
或许,似他这般学习成绩优异,且在历史方面有着独特造诣的优秀学生,高考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若是周围人都对他抱着极高的期望,而且在各方面都给他不断施压的情况下,他还能沉下心来,为了自己而学习、研究历史么?
历史学术界的悲剧、文化教育界的悲剧
林嘉文的轻生,对历史学术界是个沉痛的打击,这样优秀的、年轻的人才不能说是没有,但也是少之又少,若能够成功考上大学,说不定能为中国历史揭开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让更多历史的瑰丽展现在众人的面前,就如他所写的那些书一般。
网络上,不少人对林嘉文的逝世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有人说,这个孩子就是因为孤独、缺爱,所以导致了抑郁症,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也有人说,这种对学术痴迷到走火入魔不可取,更不能因为受挫就选择自杀。
图片源于网络
其实,这些说法,林嘉文也早有预见,所以在他的遗嘱之中,才会有开头的那一句话。他同时也相信:“芸芸大众里的旁观者,只会给出那种我所不屑的轻薄、庸俗的解释。”
林嘉文不希望别人去解读他的离开,也不希望别人去借题发挥。他是孤傲的,如凛冽的寒风一般,他是个真正热爱历史的学者,他也是个看清现实后,选择了“自由”的年轻人。
2024-11-06 06:49:12
2024-11-06 06:46:57
2024-11-06 06:44:42
2024-11-06 06:42:27
2024-11-06 06:40:12
2024-11-06 06:37:57
2024-11-06 06:35:43
2024-11-06 06:33:28
2024-11-06 06:31:13
2024-11-04 22:30:10
2024-11-04 22:27:55
2024-11-04 22:25:41
2024-11-04 22:23:26
2024-11-04 22:21:11
2024-11-04 22:18:56
2024-11-04 22:16:42
2024-11-04 22:14:27
2024-11-04 22:12:12
2024-11-04 22:09:57
2024-11-04 1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