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海南岛,韩先楚临阵换将,苟在松大喊:这任务给别人,没门
2024-10-10 07:18:24
北大才子吴谢宇弑母动机曝光:死亡教育的缺乏,将学神推下神坛
近日,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一案有了新进展,吴谢宇供述弑母动机:"帮母亲解脱""协助母亲自杀"。
不管是哪个理由,都是帮助母亲走向死亡,得到解脱。
有预谋地趁母亲穿鞋时用杠铃将其打死然后藏尸,竟然是源自于这样的理由。
何其匪夷所思啊!
未曾征求过母亲的意见,他就一意孤行地认为自己是在帮助母亲。
往深层次去想,他根本就不懂死亡是什么。
他不知道,没有任何人可以有权利去决定别人的生死。
他不知道,人死了,一切可能都没有了。
……
说白了,他欠缺的恰恰是正确的死亡教育。
1.误解死亡是一种解脱。
吴谢宇自述很爱母亲。
初中时,他的父亲得肝癌去世。
之后,他的母亲经常在纸上写 "我好想你""没有你的日子,真的过得好痛苦""好想随你一起去啊"之类的话。
接近办案人员的林靖表示,对吴谢宇影响最大的是母亲的这些小纸条,"父亲死后,吴谢宇感到亲情摇摇欲坠,母亲的话让他感到自己是个牵绊。"
显然,母亲这样的反应和话语让吴谢宇感到了自己的多余和累赘。
"如果你正在为失去的伴侣或孩子悲伤,很容易就会忽略活着的孩子的需要。"(《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事实上,丧失父亲对于吴谢宇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心灵创伤也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最需要的是母亲的引导和支持。
但是,他的母亲不仅不能有效引导正值青春期的吴谢宇正确认识和面对死亡,积极迎接未来人生,还一味沉浸在自己丧夫的痛苦中,反而让孩子成为安慰人的那一个。
"活着的孩子可能试图安慰父母,尽管这不是他应该承担的合适角色,而更适宜于他的是,继续学习如何有效地应对所发生的事情。"(《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确实,安慰母亲并不是吴谢宇应该承担的角色,他更应该去学习如何有效地应对所发生的事情。
可是总是母亲沉浸于巨大的悲伤和沉痛之中,不仅没有人指导他去有效应对父亲去世这件事,他自己还得不断地尝试多种方法来安慰母亲,希望母亲能恢复以往的精神状态。
他曾经带母亲到处旅游,并向母亲表达自己的决心:将来一定赚很多钱,在物质上满足母亲。
然而,"无论怎么做母亲都不快乐"。
尽管他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却仍然无济于事,这让他感到无助。
"如果他意识到不论自己做什么,都不能让父母开心,他的安全感和自尊心会受到很大伤害。"
正如《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书中所说的,吴谢宇意识到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让母亲快乐,他感受到遭受拒绝的痛苦,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他的安全感也摇摇欲坠,就好像自己一下子不仅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母亲的关怀和爱。
受母亲的消极态度影响,吴谢宇误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而自己是母亲解脱路上的"牵绊"。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说:"教育的目标之一,就应该让人明白生命是何等宝贵。"
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持有这样的目标。
当至亲去世,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面对死亡和尊重生命,而非消极和绝望。
然而,吴谢宇的母亲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她没有用自己的行动教会孩子正确对待死亡、明白生命的可贵。相反,还用自己消极面世的态度,令孩子感到了生命之无关紧要,将孩子引向了一条不归路。
她本应给予孩子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希望,却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消极态度带给孩子无尽的沮丧和荒凉。
也许正是"自己是个牵绊""母亲想要通过死亡来解脱"的错误认识,最终让吴谢宇把死亡之杠铃击向了母亲的后脑勺。
2.误解死后灵魂可以团聚。
没有经受过科学的死亡教育的吴谢宇,对死亡抱有诸多误解,比如他认为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灵魂就集中在头部。
吴谢宇在杀害母亲之前,查了大量灵异相关方面的资料,通过易经八卦、灵异类贴吧论坛,找寻 "人死后有没有灵魂""人死后去哪里"等相关信息。
而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人死后的灵魂集中在头部。
他一开始本来是想抱着妈妈的头去自杀,让一家三口团聚。
但看到母亲的死状后,他忽然感到了痛苦,求生欲战胜了自杀意图,就放弃了自杀念头,。
灵魂之说本就滑稽,把死后灵魂相聚作为杀人和自杀的理论基础,更是愚不可及。
妄想结束生命,让灵魂去相聚,让痛苦得到解脱,实际上是对死亡的误解,对生命的亵渎。
灵魂之说尚无定论,生命可贵才是真相所在。
有研究显示,有自杀意念的年轻人大多否认死亡的终极性。
有些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人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有的甚至受电视剧的影响,认为死了还能穿越。
而吴谢宇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可以相聚。
否认死亡的终极性,直接让自杀变得无足轻重。
他们不知生命只有一次,唯有珍惜有生之年去创造价值,创造美好,才能让死时了无遗憾。
死亡教育的意义,在于不仅让人们懂得如何活得健康、活得有价值、活得无痛苦,而且还要死得有尊严。
吴谢宇不知生之珍贵、死之尊严,妄自结束了母亲的生命,还自我感觉是在帮助母亲,其根源或许正在于死亡教育的缺乏。
2019年3月13日,人大代表顾晋在两会上提出了一个提案,建议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尊重死亡,尊重生命,争取活着的时候很精彩,去世的时候有尊严。
提出这个提案很大的一部分理由在于现在很多年轻人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自杀,青少年自杀事件经常发生。
根据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18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而且低龄化趋势日渐严重。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曾做过统计:我国每年青少年自杀身亡人数为28.7万,除了自杀成功者,还有约250万的自杀未遂者。
也就是说,平均每1分钟就会有5个人想要自杀。
我们随便上网一搜,就能发现今年我国青少年的自杀事件着实不少。
2019年1月1日, 22岁的大四女生因使用违规电器导致宿舍失火后被取消考研入党资格,自杀身亡。
2019年1月13日,13岁初一学生坠楼自杀。
2019年3月8日,15岁男生疑似因未向老师打小报告被责令多次写检讨跳楼自杀。
2019年4月8日,14岁初三男生疑似因不堪学习压力,选择从25楼跳楼轻生。
2019年4月11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赵某疑因论文问题压力过大服毒自杀。
2019年4月14日,太和县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坠楼身亡。
2019年5月9日,一名14岁初中生跳楼身亡。
2019年6月10日,高二年级学生多次违反校规校纪被父亲训斥后跳楼。
2019年6月26日,15岁女学生因学业压力大跳楼身亡。
2019年8月5日,14岁初中生在被父亲责怪头发长后跳楼身亡。
……
从这些中小学生的自杀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自杀的原因要么是与父母不和、要么是与老师闹矛盾、要么是学业压力大。
这些自杀起因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大多是小事一桩,但对懵懂的他们来说,却是致命一击。
他们以为死亡就像是和父母赌气一样,自己死了父母或老师就会悔恨不已,自己就会赢得这场权力之争。他们把死亡当做抵抗家长、老师和教育制度的一种手段,当做逃避压力的方法。
他们完全忽略了,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便再无青山再起的机会。
他们不知道,生命中,痛苦是必然会经历的,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真滋味。
如果他们对死亡多一份了解,对生命多一份敬畏,那么当他们面临痛苦和绝望时,他们想到的将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因此,当自杀越来越低龄化,我们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青少年自杀背后的深层原因——死亡教育的缺乏。
因此,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从小给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教会孩子认识死亡的真相,尊重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
1.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消除孩子对死亡的疑虑和恐惧。
伊利莎白·库伯乐·罗斯在《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样看待生命与死亡》一书中指出:
"小孩的心灵跟成人一样,对死亡充满了疑惑及焦虑。"
死亡是什么,死意味着什么,孩子们担心焦虑,百思不得其解。
而我们,不能让孩子带着疑惑和焦虑踏上未知的旅程。
"如果孩子对死亡的无知、焦虑、恐惧及哀伤无法得到适当的引领与调适,一旦碰到死亡事件,失落的伤痛及情绪的压抑,小孩会以异常的行为及特别的方式反映出来,这将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发展。" (《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样看待生命与死亡》)
我们有义务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帮助孩子了解死亡,消除其对死亡的疑虑和恐惧。
死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一个自然的规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
人终有一死,就像花终有凋落时。
但重点是,花曾经绚烂过,精彩过。
正如泰戈尔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所言,生时珍惜时间,努力绽放,死时方可从容应对,有尊严地离开。
2017年有一部迪士尼电影《寻梦环游记》特别火,被很多家长用来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有助于消除孩子对死亡的疑虑和恐惧。
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亡灵世界,巧妙地从三个维度来诠释死亡:身体的死亡、葬礼上的死亡、无人记得的彻底死亡。
首先是身体的死亡,所有的细胞功能停止活动,生命体征消失;然后是葬礼上的死亡,所有认识的人都已知晓死亡者的死亡,自此死亡者的社会地位彻底归零;最后是彻底的死亡,世上再无人记得死亡者,自此就是彻底地死了。
由此,孩子就会知道,我们拥有亲友的美好回忆,即便他有一天去世,但依旧活在我们的心里,没有彻底地死亡。
孩子就会知道,不想彻底地死去,就要被更多的人记得。而要被更多人记得,就要在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创造出更多精彩和价值,留下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好记忆。
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会让孩子懂得,死亡不可避免,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在死之前努力充实自己,给自己和亲友创造更多的美好记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死亡才会更有尊严,死时才会尽可能地减少遗憾。
懂得了这些,也就不会再对死亡抱有恐惧和疑虑,反而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充实生活,最后坦然面对终会到来的死亡。
2.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教会孩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死亡的存在,永远提醒着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最后才能无憾、坦然地踏上归途。
著名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曾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经过死亡教育,我们才能真正明白生命的意义。
正如电影《死于明日》中所说的:
"死亡是好是坏,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你走之前,你的人生是好是坏?"
死亡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死之前,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留下了些什么,我们实现了怎样的人生价值。
谁都难逃一死,死亡是所有人的终点,这是无法改变的,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点。唯一有区别的是我们活着的时候是如何度过的。
我们如何度过一生,才是重中之重。
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在17岁时接受的死亡教育,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20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他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竭尽全力完成每一天中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此,才有了享誉全世界的苹果公司。
"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的确,正如乔布斯所说,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会有死的那一天,才会赶紧行动起来去充实自己的人生,才会珍惜生命中的每时每刻,努力追逐自己想要的未来。
只有通过死亡教育,才会让孩子不再畏惧死亡,也不再漠视生命,而是会想着怎样好好活着,在死亡之前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1.在日常生活中,要正视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通过观察动植物和阅读绘本加强孩子对死亡的理解。
正视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
死亡现象是孩子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的一种客观现象。面对这些死亡现象,孩子可能会满腹疑问和好奇。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当他们主动问起有关死亡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含糊其辞,不能转移话题或直接打断。
面对孩子的疑问,我们应该正视孩子的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做出解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惜生命。
儿童心理学家M. Nagy的研究发现, 3~10 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
第一阶段(3~5岁):无法区别死亡和分离的概念,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和睡眠没有差别。
第二阶段(6~8岁):认为死亡就是结束,但并不是普遍的,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比如英雄、幸运的、自己喜欢的,是不会死的。
第三阶段(9岁以上):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人死不能复活。
对于第一阶段的孩子,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我们不用主动和他聊起"死亡"的话题。如果他主动提出关于死亡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方式跟孩子解释死亡,如"就像玩具车,坏了修不好,就是死亡了"。
也可以结合生活常见的动植物死亡现象进行具象解释,如鲜花凋零、小鱼翻白等。
对于第二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安全教育。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孩子的问题,我们要明确地告诉他,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跟孩子说清楚哪里有危险,让孩子不要碰危险的东西。
2016年广州一个6岁男孩模仿超人飞天从18楼天台坠落受伤,正是缘于他不知道天台的危险,不知道从天台上掉下来会失去生命。
除了培养安全意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带领孩子观察动植物的生命变化过程,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死亡,提高对死亡的接受能力。
对于第三阶段的孩子,我们要科学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客观地解释死亡是身体功能的停止,让他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死亡这件事。
借助绘本,有效开展死亡教育。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经说过:
"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既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促进心智化发展,又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在死亡教育方面,绘本的作用不容小觑。
我们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和面对死亡,有效地引导孩子尊重和珍惜生命。
关于死亡的绘本,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三类:亲人离世类、动植物死亡类和生命过程类。
亲人离世类的绘本,有助于孩子理解亲人的离世,更好地调节悲伤情绪。
如:《爷爷的天使》《爷爷的肉丸子汤》《再见了,艾玛奶奶》《爷爷变成了幽灵》《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爸爸,你能听见吗》《汤姆的外公去世了》《长大做个好爷爷》《獾的礼物》等。
动植物死亡类绘本,可以帮助孩子感知自然界的气息,正视动植物的死亡,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死亡。
植物死亡很可能是孩子生活中最早接触的生命终止的现象,而宠物,往往与孩子存在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结。
英国皇家超级育儿师凯瑟琳认为,让孩子理解死亡的好办法是:观察植物或动物的一生。
如果不能在生活中带领孩子观察和体验,绘本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黛西的球》《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想念五月》《我永远爱你》《一片叶子落下来》等。
生命过程类绘本,能够带领孩子了解生命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死亡的意义,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
如:《精彩的一生》《苏菲的杰作》《当鸭子遇见死神》《天空在脚下》等。
2.当亲人去世时,要坦诚告知死亡真相,正向引导。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小时候,我们一说到"死",大人就"呸呸呸",认为这是极为不吉利的。
在我们国家,从古至今,人们都对死亡抱有"避讳"的心理,能避而不谈最好。
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保护,不愿意和孩子谈论与死亡相关的话题,甚至为了让孩子避开那些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和悲伤的事情,选择向孩子隐瞒亲人去世的消息。
殊不知,我们能给一个正在承受丧亲之痛的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是告诉真相、诚实相待和理解。
坦诚告知死亡真相,不要回避亲人去世的消息。
当家有亲人去世时,我们不要隐瞒亲人去世的消息,我们应该将亲人不幸去世的消息如实地告诉孩子。
不要使用"好像睡觉"这类的表述方式,这只会让孩子更为迷惑,甚至希望去世的人活过来。
我们表述死亡的用语要符合符合孩子的年龄、经历和理解能力,解释尽量简单,但一定要真实。
心理学家吉尔·克鲁克斯认为,家人把有人去世的消息告诉孩子时,诚实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无论你是否能直言相告,孩子总有一天会从学校、邻居或间接地从其他成年人那里听到关于死亡的知识。"
回避只是一时的,孩子最终都会了解事情的真相。
孩子无论是通过别的途径得知亲人已经去世,还是在一段时间过后才从父母的口中得知真相,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我爷爷去世时,我的父母就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向我姐姐隐瞒了爷爷过世的消息,说是怕她太难过,影响了学业。
不久后,我姐姐知道了爷爷去世的消息,对我的父母大为责怪,怪他们太过自私,不站在她的角度考虑,侵犯了她了解真相的权利。
跟生死大事相比,学业算什么呢?请几天假算什么呢?伤心几天算什么呢?
此事过去多年,姐姐每次提及此事,都对父母的做法愤慨不已。
这已经成为她内心很难迈过去的坎儿,而这道坎儿,是父母亲自设下的。
几个月前,我堂哥患癌去世,又勾起了姐姐的悲伤情绪,她又一次提及爷爷去世一事,满心的遗憾无处宣泄,一说起来便是泪流满面。
没能见爷爷最后一面,没能参加爷爷的葬礼,是她最大的遗憾。
而我,因为上学地点离家里不远,双休放假回家正好碰上爷爷病危,才得以见上爷爷最后一面,全程参与爷爷的葬礼。
还记得,那时我蹲在爷爷的床榻边,紧紧抓住他的手,告诉他我是谁,然后仔细辨认爷爷那微弱而模糊的发音。
虽然大人不让我和爷爷在一起待太久,但拥有了这样的告别仪式,我的内心却不再遗憾。
至今,对于爷爷的死亡,我已经释怀,不留遗憾。而我的姐姐,依旧耿耿于怀。
父母向子女隐瞒亲人去世真相的做法,往往会演变为亲子关系中的一道裂痕。比起直面死亡,回避死亡真相,更让孩子痛苦。
还来不及告别,就已经天人相隔。这样的遗憾对孩子来说更是难以忍受的。
可能终其一生,孩子都会对此心怀遗憾和痛苦。
维持日常习惯,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和爱。
当至亲离世,孩子的内心势必遭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候,孩子需要把内心的情感疏解出来。
家人如果能继续保持家庭生活的习惯,保持孩子最熟悉的日常习惯,孩子会感受到,他依旧能得到在世的亲人不变的照料和爱。那么对孩子来说,这将是安全感的一大来源。
除此之外,父母或孩子熟悉的其他亲友常常陪伴在孩子身边,通过看家庭合影或回忆之前一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共同承担这份缅怀之情和记忆,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的孤独感,疏解孩子内心的痛苦。
通过参加葬礼仪式,寄托孩子的缅怀之情。
在孩子能够理解葬礼的目的,对之没有感到害怕、焦虑,也有一定的参与意愿的前提下,让孩子参加葬礼,能够给他带来安慰,有助于他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悲伤情绪。
可以由孩子熟悉的一位亲友相伴,同孩子解释葬礼的意义和进程,随时给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
还可以鼓励孩子画一幅画、种一棵小树或者留下自己的心爱之物陪伴离世的亲人,通过这样的参与方式,让葬礼这个仪式更有意义。
这样的告别仪式,寄托了孩子对离世亲人的怀念,孩子内心的痛苦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也能更快地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从悲痛中走出来。
凋谢的花朵、飘落的树叶、死去的昆虫、清明时节祭拜故人、亲友不幸离世……都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好机会。
开设《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的王云岭教授指出,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
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在于让孩子意识到生的可贵。
一想到自己在死之前还没做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哪里会舍得自杀呢?
一想到人终有一死,哪能不好好珍惜生命,创造出更多美好记忆与人生价值呢?
我是@树之椰,家有猴娃儿一枚,用心坚持亲子共读,用爱烹饪营养美食,用情分享育儿心得。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和探讨育儿问题,助孩子健康成长!
2024-10-10 07:18:24
2024-10-09 22:47:44
2024-10-09 22:45:28
2024-10-09 22:43:12
2024-10-09 22:40:57
2024-10-09 22:38:40
2024-10-09 22:36:23
2024-10-09 22:34:07
2024-10-09 22:31:50
2024-10-09 22:29:35
2024-10-09 22:27:19
2024-10-09 22:25:04
2024-10-09 22:22:48
2024-10-09 22:20:33
2024-10-09 22:18:17
2024-10-09 22:16:02
2024-10-09 22:13:46
2024-10-09 22:11:30
2024-10-09 22:09:15
2024-10-09 22: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