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颜利 曾咏辉:深刻认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大意义
2024-10-10 07:43:18
从金乔觉登陆浙江临海小议中韩文化交流
前言:伟大的文化交流使者!韩国金乔觉,中国地藏王
在汉文化圈里,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体现了大乘佛教的四种根本精神:智慧、实践、慈悲、誓愿,是佛教利生济世思想的完善体现。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以金乔觉实有其人、确有其事、见之典籍,在广大信众心中有十分尊崇的地位。作为伟大的文化交流使者,金乔觉与同时代西行的玄奘法师、东渡的鉴真和尚一样,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2014年7月4日,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了题为《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的演讲,指出 :中韩两国毗邻而居。百金买屋,千金买邻,好邻居金不换。回顾历史,中韩友好佳话俯拾即是。从东渡求仙来到济州岛的徐福,到金身坐化九华山的新罗王子金乔觉;从在唐朝求学为官的“东国儒宗”崔致远,到东渡高丽、开创孔子后裔半岛一脉的孔绍……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相扶相济的传统源远流长。韩国古代诗人许筠写下的“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的诗句,完全可以用来形容中韩两国人民友谊。
关键词:文化交流 地藏垂迹 登临路线
地藏菩萨垂迹九华路线图
关于金乔觉其人、其事及被信众视为地藏菩萨应化身,最早、最明确载之典籍的是唐代费冠卿所著的《九华山化成(城)寺记》(下简称《寺记》)。
费冠卿是唐代著名的隐士,九华山所在地青阳县(唐天宝元年置县)人,唐元和二年(807)及第进士,居长安待授官职,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母已安葬,悲恸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刘冲,长庆二年(822),唐穆宗征召费冠卿入京任右拾遗, 他婉辞不就,终生绝迹仕途,逝后葬于鸡母山拾宝岩。费冠卿生于九华山下,葬于九华山下,长期隐居九华,因与新罗僧金乔觉年代相近,《寺记》较可信地记述了新罗僧金乔觉的身世和卓锡九华山的经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他自己所说:“余闲居(九华)山下,幼所闻见,谨而录之。”正由于是亲身见闻,费冠卿的《寺记》,历来受文坛和佛教界的重视,被学术界奉为“有唐一代文苑之美,皆萃于兹”,《全唐文》也将其全文收录。《寺记》成为学者研究九华山的的重要参考典籍。
金乔觉(696~794)一称金地藏,一称僧地藏。唐代僧人。原籍新罗国鸡林州(今韩国庆州市)。《寺记》记载,僧释地藏原为新罗国王室金氏近属,于唐朝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新罗圣德王在位期间(702~737)年毅然辞荣就苦,落发出家。他涉海西渡,入唐求法,历尽艰辛,访道名山,开元末辗转至江南池州,卓锡于九华山。唐贞元十年(794),即新罗元圣王期间,金乔觉春秋九十九,夏末的一天忽召徒众告别,跏趺示寂。当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嘎,群鸟哀啼。其肉身趺坐石函,经三年开启,颜状如生,摇撼骨节,发出金锁般声音。《藏经》说:“菩萨钩锁,百骸鸣矣,知其为圣人降世也。”僧徒据此视其瑞相为菩萨灵迹示现。于是在其曾晏坐的南台之上立小石塔安奉其肉身。因其地上空曾现“圆光”如火,人们称之“神光岭”,又在岭头建肉身殿,以护石塔。新罗僧释地藏入寂后,唐宋时人因其俗姓金,尊称为“金地藏”、“新罗金乔觉·中国地藏王”,金乔觉作为地藏菩萨的应化身,受到信众特别的亲近和崇拜。
1990年,赵朴初先生视察九华,他说“九华山是我深深向往的佛教圣地,地藏菩萨更是我深深敬仰、时时效法的崇高典范”。他指出九华山不仅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圣地,它在国际上,在海外华人佛教中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地藏菩萨化身的唐代高僧金地藏,就是古代新罗国人。朴老特别强调加强佛教文化建设,把金地藏历史研究出来。
从九十年代开始,池州市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前身金地藏研究会,下简称我会)举办了六次关于金地藏生平、地藏信仰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有《金地藏研究》(上下册)《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等。根据我会多年研究,地藏菩萨垂迹九华有清晰路线图:
降迹新罗:佛教传说释迦牟比丘尼逝世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九华山”、《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地藏圣诞》“神僧传”中都有记载。据《寺记》载:“僧地藏,则新罗国王金氏近属。”“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顶耸奇骨,躯长七尺,力倍百夫”。尝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学术界普遍认可金乔觉削发为僧为公元719年,在古新罗鸡林州(现韩国庆州)出家,法号地藏。
入唐修道:僧地藏向往中土,入唐求法修道,于开元间航海入唐,舍舟登岸,徒步而行,振锡观方,辗转至池州九子山(九华山)。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金地藏,至德初,落发航海,隐于池之九华山。”这里较为明确金乔觉来九华不晚于至德初年,此后,在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王崇撰《池州府志》、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蔡立身编《九华山志》、明代王圻撰《续文献通考》、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李灿撰《九华山志》、清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文献中均记载为僧地藏于唐至德年间渡海居青阳九华山。
闵公施地:唐至德年间,家居化城峰的闵公(名让和),以地惠施僧地藏,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后闵公亦离俗纲,反礼其子为师兄,父子均皈依僧地藏,九华山地藏道场地藏菩萨像前,一般都有闵公父子的塑像,形成了子左父右的规制。闵公墓,位于东崖西麓、法华寺上首。坟冢上长有一棵高大古枫,墓碑高59厘米,被树根嵌入大半,碑文字迹难辨。“闵公施地”的传说,在明清一些有关文献资料中均有提及,最先见于明弘治元年《重建九华行祠石壁庙记》。清道光三年比丘释仪润所编《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中有比较完整的记载:“时有阁老闵公,素怀善念,每斋百僧,必虚一位,请洞僧(即新罗僧地藏)足数。僧乃乞一袈裟地,公许,衣遍覆九华峰,遂尽喜舍。”
东岩晏坐:东岩,又名晏坐岩,位于东崖之巅。相传新罗僧地藏卓锡九华,初栖于此,曾在岩头晏坐诵经,“晏坐岩”由此得名。明嘉靖王一槐撰《九华山志》卷一载:“晏坐岩,在茗地源(即闵园)南。山顶有石岩,深入如屋可居。昔僧地藏始卓锡于此。”东岩南侧为舍身崖(又名飞身崖),崖畔有一巨大脚印,与天台冈头巨岩上的另一大脚印摇摇相对,传说是当年僧地藏寻找修行之处留下的足迹。元初陈岩《晏坐岩》诗云:“掠地霜风黄叶飞, 山人晏坐已多时。但知六凿俱通透,不省支床旧有龟。”
洞僧栖居:僧地藏卓锡九华山,初栖居岩洞石室,人称为“洞僧”。其遗迹有三处:一是东崖石室,又称堆云洞,在钟亭岩下峭壁间。二是金光洞,位于分水岭西香林峰下。三是金仙洞,又名地藏洞,位于天台寺北峭岩下。
俞荡献经:僧地藏在九华山清苦禅修,念念不忘研读佛经,但苦于没有抄本,便下山至南陵,请俞荡等信士相助。俞荡等人分头抄写“四大部经”献之。俞荡,唐代居士,南陵人(今九华山西北境当时曾属南陵县)。《寺记》载,新罗僧地藏“素愿写四部经,遂下山至南陵,有俞荡等写献焉。自此归山,迹绝人里。”北宋僧人释赞宁在《地藏传》中亦说,地藏一直想持四大部经,于是下山到南陵,有信士俞荡等为他缮写,带回山中。
诸葛建寺:唐至德初年,青阳县乡坤诸葛节等人上山看到僧地藏在山洞苦行,买檀公旧地,请僧地藏居住。邻近山民,一呼百应,伐木筑石,成就了禅居。《寺记》载:“逮至德初,有诸葛节等,自麓登峰。山深无人,云日虽鲜明,居唯一僧,闭目石室。其房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群老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某等深过已!出泉布买檀公(即僧人释檀号)旧地,敢冒死请。’大师从之。近山之人,闻者四集,伐木筑石,焕乎禅居。有上首僧胜瑜等,同建台殿。楩楠豫章,土地生焉,断而斫之,珷玞琪琼,不求他山,肆其磨砻。开凿澞涧,尽成稻田;相水攸潴为放生池。乃当殿设释迦文像,左右备饰。次立朱台,挂蒲牢于其中。立楼门以冠其寺。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岩峦队起于前面, 松桧阵横于后岭。日月晦明,以增其色。云霞聚散,而变其状。松声狼啸,相与继续,都非人间也。建中初,张公岩典是邦,仰师高风,施舍甚厚。因移旧额,奏置寺焉。”
化城垦植:僧地藏在化城向阳盆地,开垦梯田,种黄粒稻,植茗地源茶,植莲放生池中。元初陈岩《化城寺》诗原注:“唐建中,金地藏依止禅众,有平田四十亩,种黄粒稻。田之上植茶,异于他处,谓茗地源。亭后有五钗松,结实香美,皆是新罗移植。”现九华山仍存黄粒稻、金地茶、五钗松。
白墡充饥:僧地藏德被四方,相从者众,就连母国也有人相伴来山,一时山上少粮,僧地藏发石得白墡土(俗称观音土),用以充饥。白墡,学名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白色,质地软,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由古生物的骨骼积聚形成的,通称“白土子”。江南人俗称“观音土”,荒年人们以此充饥。《寺记》载,新罗僧地藏居化城寺后,德被四方,名闻遐迩,一时东僧云集。“本国(指新罗)闻之,相与渡海,其徒实众,师忧无粮,发石得土。其色青白,不掺如面。”其土即为白墡。据史料记载,九华山有3处白墡穴:①“白墡穴’在晏坐岩下,昔金地藏学徒颇众,取以为粮,食之甘滑如面,今穴尚在。费冠卿诗‘搜泥时和面’指此。” (明嘉靖王一槐《九华山志》卷一)。②“龙潭之侧有白墡硎,取之无尽。”(宋赞宁《高僧传·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③在香林峰下金光洞旁。“金地藏尝居洞中,旁有白墡穴。”(元初陈岩《九华诗集·金光洞》诗原注)。陈岩《白墡穴》诗云:“炊沙自古终难饱,坎土于今乃可餐。翻笑青泥变青石,稽康无分啜仙丹。”
南台读经:《寺记》载,新罗僧地藏“中岁领一从者,居于南台。自缉麻衣,其重兼钧。堂中榻上,唯此而已。池边建台,厝四部经,终日焚香,独味深旨。”南台之地有两说:①南台位于神光岭金地藏塔墓地。宋赞宁《高僧传》第二十记载,僧地藏示寂后,僧众“乃立小浮图于南台,是藏宴坐之地也”。陈岩《南台》诗原注:“龙女泉南(金地藏塔后有龙女泉),金地藏祥息所。”②南台位于平田岗下。明嘉靖王一槐《九华山志》卷一载:“南台,在平田岗下。西有石壁止处,平地有庵,名南台,后有石浮图。”清道光陈蔚《九华纪胜》卷七载:“平田岗,在金地藏塔南,即神光岭之最高处。岗下有庵,名南台。后有石浮图。昔金地藏尝领一从者居于此。”陈岩《南台》诗云:“旧里新罗国里僧,山间散满百千灯。只将一嘿消诸妄,坐透禅机最上乘。”
终古神光:《寺记》载,僧地藏于贞元十年(794)夏示寂,时年九十九,徒众在南台建石塔安葬,常见圆光如火,南台也因之改称神光岭。僧地藏金乔觉完成了从高僧到菩萨的身份转变。
上述圣迹皆有史料、实地可考,现信众朝礼九华几个必到的“打卡点”,如全国重点寺院化城寺、肉身宝殿、天台寺等,都有圣迹可循。
化城寺位于九华街盆地中心化城峰。四周环山如城,东邻悬崖,南对芙蓉峰,西接神光岭,北倚白云山。明嘉靖王一槐《九华山志》载:“化城,天竺国佛场名也。今寺在山之西南,自麓陟旋而上数里至其处,峰峦环列,泉壑纡回,中旷而夷,类其国郭,故名;肉身宝殿原名地藏塔,贞元十年,释地藏圆寂肉身所在地,后三年,僧徒开函,见其肉身颜面如生,摇动骨节,发出金锁响声,僧众便据佛经“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之说,认为是菩萨降世应化的征兆;天台寺又名地藏禅林,因坐落天台峰顶,故又称“天台寺”,僧地藏在此禅居,留有“金仙洞”遗迹。
自古沿袭的民间传说故事,也有地藏菩萨圣迹指向,如一宿庵、拜经台、九子寺等。一宿庵又名一宿禅林、一宿禅寺,相传新罗国僧人金乔觉初抵九华山时,曾于此宿一夜,后人立此庵以纪念;拜经台岩石上有一双足迹凹痕,旧志记为僧地藏在此拜经所留,右边墙壁上嵌有“古拜经台”字样的碑刻一方;九子寺旁有石臀印,相传为僧地藏在此岩打坐时留下的痕迹,后人称此石为“金仙打坐石”;九子寺寺院东北角有宋代石塔1座,方形,7级,高9米,内有1尊石佛,座前有小石犬1尊。相传此塔为纪念僧地藏从新罗携来的白犬善听(又名谛听)在九华山悟道而建,故名“九子岩谛听塔”。这也印证了当年金乔觉涉海来华时携带白犬的记载与传说,而地藏菩萨的坐骑正是谛听;
二圣殿的塑像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年僧地藏住化城后“东僧云集”的情况。二圣殿,安徽省重点寺院,又名二神殿。二圣殿位于九华山北麓(今九华山九华乡二圣村境内),古为由北面登山之孔道,始建于唐代。据清光绪《青阳县志》卷一载:二圣殿,初名二圣庙,又名九华庙,“相传新罗国金地藏飞锡驻扎九华,二臣昭佑、昭普追返国不遂,因筑室在此修练。”民国27年(1938)《九华山志》载:“二圣者,相传为金地藏之二舅,自新罗国寻金地藏至此者。”这也契合了金乔觉舅父为其护法的民间故事。
金乔觉“涉海舍舟”在台州临海有较为明确指向。
关于金乔觉如何来大唐,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可信的史料明确记载,《寺记》也只有僧地藏“落发,涉海,舍舟而徒”寥寥数语,正是这几个字,明确地否定了有的学者金乔觉第二次从陆地入唐说,但在何处舍舟,有登州(山东烟台)说、临海说。九华山几次关于金乔觉生平的学术研讨会,临海说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我会研究员接受韩国KBS电视台访谈、在韩国高校演讲、在韩国做访问学者都坚持此说。笔者曾于2004年出访韩国,在庆州参访传说中金乔觉出家的寺院,一说佛国寺(始建于公元528年),一说称麒麟寺(始建643年),有意思的是,金乔觉出家法号即地藏。在和韩国学者的交流中,韩国多数学者也倾向于在台州临海登陆;我于2017年考察山东烟台,古登州尽管也有新罗馆驿,但多为古新罗国贵族入唐服务的,金乔觉作为王子身份第一次来唐,在此登陆有一定可能性,当时新罗国贵族旅唐、子女来唐求学乘官船在此登陆,但没有任何史料、考古发现可佐证金乔觉作为僧人在此入唐,登州说的可能性小,因为此时的金乔觉已失去了王族身份,不可能乘官船,只能混迹于商贾,金乔觉因洋流、季风、水文等诸多原因,临海说是有根据的,也是能站得住脚的。
我们先把把研究的视野由外而内,发现很有趣的现象和规律,隐约把金乔觉“涉海舍舟”地指向临海。
一、从“大、小九华”名称上有规律可循
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九华山周边众星拱月着很多“小九华”,或山或寺或地名,笔者通过研究,大致可将“小九华”名称的来由分为三类,一种是金乔觉最终卓锡九华山之前,遍访名山曾经驻足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名之“小九华”,如芜湖赭山“小九华”、宣城宛陵“小九华”、金华“小九华”等。芜湖周边信士,以前朝礼九华,先要去“小九华”广济寺“盖章”,以示尊重僧地藏在此歇脚,广济寺原名永清寺,始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8),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改今名,称“九华行宫”,“小九华”;一种是金乔觉被认定为地藏菩萨应化身后,他的信徒传播地藏菩萨信仰,开花散叶,建道场名“小九华”,如庐江冶父山;一种是信士聚众朝礼九华“行愿”,由于当时交通、物资准备往往要举全族之力,“行愿”是全族或信众个人很神圣的大事,“许愿”时浩浩荡荡,还得沐浴斋戒,民俗上有许愿就得“还愿”之说,“行愿”九华后,有不能还愿的,于是相约择地塑地藏菩萨像,权当“还愿”,在族谱里找到这类记载。有意思的是,从九华山向东,皖东南再到浙江西北直指沿海,很多“小九华”属于第一种情况,反之从台州沿海到浙江金华、衢州、安徽徽州地区,一直向西北直指九华山方向,有多数“小九华”属于第一类情况,长江以北属于第一种情况的则相对较少。属于第一类的“小九华”隐约划出了一条金乔觉来华路线图。
二、诸如“新罗大仙”“金仙洞”等传说
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被当地乡绅发现时居山洞,人称“洞僧”,九华山仍遗存“金仙洞”,一宿禅林、慧居寺仍存有“乔觉大仙”、“新罗大仙”匾额,民间上,因认知有限,常神佛混淆,从九华山直至东南沿海方向,有很多关于“金大仙”、“金仙”、“新罗大仙”的传说,而其中以台州临海为最多最为密集,现临海市杜桥、邵家渡、桃渚等多地都发现带有金乔觉传说“金仙”、“仙人”与古洞的传说,如九华洞、深心古洞、金仙洞等等,无量寺五趾山还有传说中的“仙人”大脚印遗存,杜桥九华洞寺(原名竹峙山)旁有深井一口,井水至今可用,传说是“金仙”当年为渔夫所留,九华山也有金地藏乍到“龙女献泉”的故事,我会经过多次田野考察,当地人称有外国得道高僧在这修行,这些传说中被称之“仙人”的大多有类似猫狗之类的动物相伴,这类传说中仙人身材高大,说是外国人但又说汉语,在九华山老田、柯村家谱记载及传说中,金乔觉来山时携的是白犬,以后演变为地藏菩萨坐骑谛听,九子寺有谛听塔,明显有新罗塔形制体征,《嘉定赤城志》载,在临海古城后山有称“新罗山”,因新罗客逝于此。
三、民俗上的现在性和现场性
临海至今有农历七月三十(平月二十九)插地藏香的习俗,即在村口庙旁道路石板缝隙插整行的香,这种习俗九华山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一度盛行,为纪念地藏菩萨成道日,以农历七月三十为纪念日举办地藏庙会,地藏庙会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有意思的是,临海祖辈们口口相传,地藏王菩萨是担大地的,如同农人挑担子,每年这一天是他换肩的日子,于是大地振动,他们说细听厨房碗橱柜里团团罐罐都相互撞碰,地震了,就是地藏菩萨换肩动静大了些。《寺记》载,金地藏入寂,“惟闻山鸣石陨,感动无情;将示灭……寺中扣钟,无声堕地。”
代代相袭的口头传说及民间风俗是民俗学上重要佐证,也是不可忽视的学术研究手段。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九华山先后举办了纪念金地藏入寂1200周年、诞辰1300周年纪念活动,1996年9月至12月,九华山佛教历史文物赴韩国首都首尔(时称汉城)国立民俗博物馆、大丘市国立民俗博物馆展出,参展的共有59件(套)主展品和附属展品,在韩国引起很大轰动,也引发一波中韩关于金地藏生平学术研究热,中外学者普遍认为,金乔觉在浙江临海登陆的可能性极大,但唐时临海范围很广,海岸线很长,至于具体的登陆地,没有形成共识。九华山历史文物馆据此绘制了地藏菩萨卓锡九华示意图。临海本地的信士侯小雁女士游览九华,就示意图请教我会、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林克智先生,于是2015年5月在临海召开了小型的金乔觉生平登临地学术座谈会,进一步缩小了金乔觉“涉海舍舟”的范围及现在台州下辖的临海市。
唐时台州是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
唐时台州海岸线很长,临海郡首府在台州,唐武德四年(621),置台州,州治临海。天宝元年改台州为临海郡,至德二年又改临海郡为台州,州郡名称有变,但州治临海没有变迁,现临海一直是台州的经济文化中心,早在西晋时期,临海境内就有佛寺——涌泉寺、灵穆寺,到东晋南北朝已增至15座佛寺,唐代临海与日本、韩国交流更是频繁,很多新罗人商旅于此形成新罗屿,临海是海上“丝绸之路”、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影响更大的却是文化交流,特别是佛教天台宗。古新罗、高句丽、百济入唐交流路径是经日本,渡黄海,达明州(今宁波)、台州,再到天台国清寺。鉴真大师第四次东渡出发地就在临海,曾卓锡于临海龙兴寺。龙兴寺高僧思托又随鉴真大师“四渡造舟,五次入海”,“始终六渡,经逾十二年”,成为台州第一位赴日本的高僧。思托在日本传播律宗的同时,积极弘扬创立于台州的天台宗教义、并为天皇以下40人受戒,日本高僧最澄就是在临海龙兴寺受的菩萨戒。台州为韩、日僧人入唐求法打开了大门。中津古渡位于临海巾山兴善门外的金鸡岭下,辟于唐之初年。龙兴寺与中津古渡仅一箭之遥,从中津古渡出发,经灵江出海,“北连吴会,南通瓯闽,官吏迎送于斯,文人往来于斯,货物集散于斯”。这也是古代韩、日与大唐交流经台州的一条重要路径。
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桃渚白鲎洞佛像很有意思,佛像据考为五代时造像,造像中者头带风帽,身披僧袍,敛手交叠,近似新罗人装束,左边是青年僧人的形象,手持宝瓶,右边是一老者,手持锡杖,总让人往地藏菩萨塑像上联想。
临海本地的专家学者论述金乔觉在临海登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洋流等水文条件,因风浪等因素从朝鲜半岛漂流至临海的事例并不罕见,最为著名的是700年后崔溥用汉文体所著的《漂海录》,他本是从济州岛登船为父奔丧,却被洋流风浪历经13天带到临海,近年临海立的“崔溥亭”记录了这段明代趣事,2005年据此立有“中韩民间友好碑”。
凡此种种,推断现在的临海作为金乔觉“涉海舍舟”登临地的理由是充分的。
学者普遍认可金乔觉从临海登陆是他第二次入唐,因其有在长安学习的经历,金乔觉很深厚的汉文学功底,辗转江南没有语言障碍。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七十三录有金地藏《送童子下山》诗一首。诗云: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明万历续修的九华山《吴氏宗谱》,载有金乔觉《酬惠米》:
酬惠米
弃却金銮衲破衣,修行浮海到华西。
原身自是王太子,慕道相逢吴用之(注:一作柯用之)。
未敢扣门求地主,昨叨送米续晨炊。
蒙君餐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
《寺记》金乔觉“舍舟而徒”是实写,“自千里而径进”则有文学上的夸张,从临海登陆到最终卓锡九华几十年的时间,金乔觉遍访名山,在临海停留多地是可能的。
1993年,赵朴初首次提出“黄金纽带”的构想。他指出:“中国、韩国、日本在历史及文化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历史关系。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三国的佛教徒通过释迦佛祖的宗旨,从古至今结成了牢固的友谊纽带。这是一条璀璨耀眼的‘黄金纽带’。今天,我们要使这条‘黄金纽带’更加牢固,重放光辉,为亚洲的繁荣及世界的和平做出新的贡献。”1995年5月,首届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高度评价了中韩日三国佛教历时千余年持续至今的交流合作的巨大意义。
一千多年前,金地藏从临海登陆,芒鞋汲汲于大唐明州、东阳、宣州、江南道等地,最终卓锡池州青阳。“至池阳睹九子山,心甚乐之,乃迳造其峰而居焉。”——《神僧传》寥寥数语,一笔带过金乔觉跋涉的艰辛,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为中韩文化交流史留下千古佳话。池州市与求礼郡、临海市与横城郡缔结友好城市,民间学术组织如我会与韩国佛教春秋社、佛教文化联合会互结为友好学术团体。此次地藏文化学术交流也将续写历史佳话。
结语:作为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佛教界广为尊崇的地藏王菩萨, 金乔觉从临海登陆最终卓锡九华,谱写了中韩文化交流伟大传奇。
来源: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
作者:陈寿新 陈允万
2024-10-10 07:43:18
2024-10-10 07:41:01
2024-10-10 07:38:45
2024-10-10 07:36:29
2024-10-10 07:34:14
2024-10-10 07:31:58
2024-10-10 07:29:42
2024-10-10 07:27:26
2024-10-10 07:25:11
2024-10-10 07:22:55
2024-10-10 07:20:40
2024-10-10 07:18:24
2024-10-09 22:47:44
2024-10-09 22:45:28
2024-10-09 22:43:12
2024-10-09 22:40:57
2024-10-09 22:38:40
2024-10-09 22:36:23
2024-10-09 22:34:07
2024-10-09 22:31:50